八段錦的編排,呈現“疏通-調和-補養”的養生閉環:
從 6次 上下拉伸“托天”開啟,著重疏通三焦。三焦作為全身氣機和水液運行的關鍵,其通暢程度影響后續臟腑的調理。6 次動作的完成,為整套功法奠定穩固的氣血運行基礎。
“射雕”、“單舉”、“往后瞧” 等動作,以 3 次左右對稱練習為主,分別針對肝肺、脾胃、頭頸等部位進行調理。能有效平衡身體兩側的氣血,促使臟腑功能在相互協調中達到穩定狀態,此為調和。
“搖頭擺尾”“攀足” 回歸以 6 次上下動作為主,進一步深入疏通縱向經絡,強化氣血在全身的流轉,為元氣的生發和滋養創造條件。
再到 “攢拳” 3 次,通過積極調動氣血、匯聚能量,為最終的 “補養” 階段做力量積蓄。
最后 “七顛” ,直接作用于元氣根蒂,將前面各階段疏通、調和所積累的能量精準轉化為對元氣的滋養,順利完成 “補養” 的收尾工作,使整套功法形成一個有序、完整且高效的養生循環。
次數設定蘊深厚文化內涵:
左右動作各 3 次,與《道德經》中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思想相契合,象征人體氣血從初始狀態逐步生發、壯大。同時,“3” 對應 “三才”(天、地、人),左右對稱的3 次練習意味著人體這個 “小天地” 與外部大宇宙的和諧共振。結合中醫 “左肝右肺”“左升右降” 的說法,左右各3 次的練習能均衡激活人體兩側經絡。
上下動作為 6 次,源于 “六合”(上下四方)的概念,代表人體氣血能在全身范圍內完整、順暢地流轉。在中醫理論中,6 次重復暗合 “六腑通調” 的養生訴求。同時,“6” 本身蘊含 “順遂圓滿” 的吉祥含義,與八段錦追求身心調和的目標高度一致。
“背后七顛” 既能有效喚醒腎氣,又完全符合“藏而不泄” 的養腎原則。其依據是《易經》中 “七日來復” 的周期觀念,象征陽氣在自然界及人體內部的消長循環規律。腳跟起落 7 次,恰好與人體氣血 “升降沉浮” 的七日小周期相呼應,通過震動刺激,助力排出體內邪濁之氣、喚醒元氣,實現 “百病消” 的美好愿景。
再從動作與呼吸的配合看:
每個動作的單次完成時間(含呼吸)約為 4-6 秒,8段動作連貫完成后,落在 12-15 分鐘的區間內。這一時長既避免了因過短而導致氣血調動不足、經絡疏通不充分,又不會因過長讓身體過度消耗能量,八段錦以 “溫和導引” 為核心,12-15 分鐘的練習能讓氣血在持續而舒緩的刺激下逐步流轉,既達到 “疏通 - 調和 - 補養” 的遞進效果,又符合 “不耗氣、不傷身” 的養生原則,非常適合日常身心鍛煉。
招募文章
現在,我們向所有太極愛好者發出邀請:
- 寫下你與太極的緣分故事
- 分享你對拳理心法的獨到見解
- 聊聊太極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狀態
-分享習練太極拳的視頻等等
你的文字,將有機會:
- 在多平臺展示,被更多同好看見
- 成為連接更多人走進太極世界的橋梁
投稿小貼士:
- 文體不限,千字左右為佳,可附練拳照片
- 郵件主題注明“太極征文+你的名字”,發送至970888959@qq.com郵箱
別讓那些藏在招式里的感悟、浸在時光里的熱愛,只停留在心里。拿起筆,讓更多人聽見太極與你的故事——我們在文字里等你。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