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鳳凰衛視報道,誰能想到,打了這么久的俄烏沖突,居然冒出了這么個讓人意外的轉折。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場仗還得耗上個三年五載的時候,烏克蘭那邊先松口了,澤連斯基政府放出話來要跟俄羅斯好好談談。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莫斯科那邊居然一點沒含糊,立馬就表了態,說同意加強談判這事兒。
普京(資料圖)
先說說烏克蘭這邊,澤連斯基這次的表態跟以前可是大不一樣。以前一口咬定要把所有領土都收回來,那態度硬得像塊石頭。可現在呢,公開說要“加強與俄羅斯的談判軌道”,這轉變可不是一點點。要知道,這場沖突都持續三年半了,烏克蘭在戰場上的日子可不好過。俄軍在烏東四州還有哈爾科夫、蘇梅的一些地方占著地兒呢,烏克蘭想憑著自己這點軍力把地盤全拿回來,看樣子是越來越難了。所以啊,澤連斯基這步棋,估計也是沒轍了,只能換個思路,想從談判桌上找找機會。
再看俄羅斯,那反應叫一個快。之前對談判這事兒,那是能躲就躲,態度也強硬得很。可這次,克里姆林宮那邊說“完全同意加強談判進程”,還說要“支持增加談判活力”。這變化也挺讓人琢磨的,難不成是覺得現在戰場上的優勢夠穩了?畢竟烏東那塊地方,聽說光稀土資源就值3500億美元,俄羅斯握著這些籌碼,在談判的時候腰桿也能硬不少。
要說這倆為啥突然就愿意坐下來談了,那原因可復雜了去。先從戰場上的情況來看,兩邊好像都有點打不動了。俄羅斯這邊,通過之前的“夏季攻勢”,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這些核心區域守得更牢了,在庫爾斯克那邊還突破了烏軍的防線,裝甲部隊和火力壓制都挺厲害。但他們也沒想著再擴大戰場,估計是怕把事兒鬧太大,真要是引發什么“歐洲大戰”,那可就麻煩了,遷都或者全國總動員,那代價誰也承受不起。
烏克蘭那邊就更不用提了,前線傷亡大得嚇人,一天就得少600人,有些部隊幾乎都打光了。北約之前答應給的那些F-16戰機、金牛座導彈,到現在也沒見著影子。國內能當兵的人也快沒了,連50歲以上的男的都得拉去湊數,后勤更慘,聽說有時候連窗簾布都得拿來當止血帶用。照這么下去,防線說不定哪天就垮了,澤連斯基政府肯定也看明白了,再硬撐著不是辦法。
普京(資料圖)
國際上的那些事兒也起了不少作用。美國那邊就挺有意思,給了個“50天通牒”,說只要俄羅斯在這期間有停火的動作,就恢復對烏克蘭的軍援。這明擺著就是兩邊都施壓呢,一方面不想讓這場沖突把歐洲那些盟友拖垮了,另一方面也想為自己的大選做點鋪墊,好當個“和平締造者”。俄羅斯也知道,這么耗下去對經濟沒好處,烏克蘭呢,又怕美國哪天不高興了,把自己給甩了,所以兩邊都得掂量掂量。
聯合國五常那邊也有動靜,安理會通過了個美國起草的停火方案,中、美、俄都投了贊成票,英、法棄權了。這說明大家都怕這沖突沒完沒了地鬧下去,萬一失控了可不是小事。就算英法對美國的政策有點意見,在停火這事兒上也不敢唱反調,可見全球主要力量都不想看到局勢再惡化了。
能源和地緣這些事兒也攪在里面。2024年底的時候,俄烏之間的天然氣過境協議到期了,沒續簽。烏克蘭說“過境量歸零”,俄羅斯也跟著停了氣。這一下可把中東歐那些依賴俄氣的國家坑慘了,像斯洛伐克、摩爾多瓦這些,日子都不好過。歐盟沒辦法,只能趕緊找美國買LNG,可價格比市場價高20%-40%不說,供應還不穩定。這倆在斷氣這事兒上能達成一致,估計也是想給歐盟的能源政策一點顏色看看。
還有資源控制權的事兒,俄羅斯牢牢占著烏東的稀土產區和克里米亞半島,這可是他們談判的重要本錢。聽說美國私下里跟俄羅斯達成了些協議,說要劃分中東和亞洲的利益范圍,默許俄羅斯在自己的“勢力范圍”里說了算。普京政府能達到這些“小目標”,又不用跟西方徹底撕破臉,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現在達成一致要談判了,麻煩事兒也不少。最核心的就是領土和主權的問題,俄羅斯想讓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歸自己,烏克蘭嘴上雖說要談判,但心里肯定還是想恢復1991年的邊界。這倆想法差得太遠,搞不好談判就成了緩兵之計,一邊談一邊打,俄軍說不定還會趁著談判的時候再往前推進推進,好讓自己在談判桌上更占優勢。
西方的援助也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美國說要恢復對烏的軍事支持,還想部署“愛國者”導彈,俄羅斯肯定不樂意,說不定會報復。歐盟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匈牙利這些國家就不想再援助烏克蘭了,斯洛伐克總理還公開批評歐盟不考慮小國的利益,這樣下去,西方陣營能不能擰成一股繩都不好說。
地區安全架構的問題也挺棘手。烏克蘭想加入北約,靠北約來保障安全,可俄羅斯早就說了,絕不允許北約東擴,這可是紅線。美國想拿“稀土開發權”讓烏克蘭讓步,俄羅斯呢,就跟朝鮮、伊朗加強軍事合作,比如讓“暴風軍團”特種部隊參戰,想建個“反北約防線”。這么一來,這地區的安全格局怕是要變天了。
從長遠來看,俄羅斯這次要是能達成目標,既控制了想要的資源產區,又沒跟西方徹底鬧掰,那國際上對它的看法可能也會有點變化,東歐的地緣版圖說不定也得重新畫一畫。烏克蘭呢,經歷了這么一場仗,人口少了,經濟也垮了,以后可能得走“中立化”“去軍事化”的路子,澤連斯基政府能不能在領土妥協和民族主義之間找到平衡,直接關系到他能不能繼續干下去。
澤連斯基(資料圖)
這場沖突也給全球秩序提了個醒,大國之間博弈的時候,得有底線,也得留有余地。中小國家在這中間,日子可不好過。怎么建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安全框架,別再搞“新冷戰”那一套,這都是沖突結束后得好好琢磨的事兒。就像中國外交部說的,談判和對話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真要想和平,就得有超越短期利益的勇氣。
總的來說,澤連斯基和俄羅斯這次的表態,確實是個讓人意外的轉折。但這背后,是多少士兵的鮮血和百姓的淚水啊。這共識到底是無奈之舉,還是和平真的要來了,誰也說不準。但不管怎么說,能坐下來談,總比一直打下去強。希望這次,他們是真的想結束這場戰爭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