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就像身體里的 “后勤總管”,每天默默處理著我們吃進去的各種食物。可一旦它發(fā)起 “炎癥”,肚子就會像個不稱職的通訊員,用各種奇怪的感覺給我們遞消息 —— 就看我們能不能讀懂了。
腹部這 4 個 “小動作”,可能是腸道在求救
? 肚子像被小拳頭輕捶,位置還飄忽不定:早上起床后沒吃啥特別的,肚臍周圍突然傳來一陣隱痛,像有人用手指輕輕擰了一下。有時候疼在左邊肋骨下方,有時候又跑到右下腹,疼一陣歇一陣,彎腰揉一揉能好點,但過會兒又卷土重來。
? 排便規(guī)律像坐過山車:周一還在為拉肚子跑廁所,蹲得腿發(fā)麻;周三就開始三天沒大號,蹲半天只擠出幾粒 “羊屎蛋”。更怪的是,有時候剛上完廁所覺得排干凈了,站起來沒十分鐘又想往衛(wèi)生間沖。
? 肚子莫名 “鼓包”,還會自己動:晚飯只喝了一碗粥,躺下時卻發(fā)現(xiàn)肚子圓滾滾的,像揣了個小皮球。用手按下去,能感覺到里面有氣體在 “游走”,偶爾還會聽到 “咕嚕咕嚕” 的響聲,半夜翻身時尤其明顯。
? 擦屁股時發(fā)現(xiàn) “異常分泌物”:衛(wèi)生紙擦到最后,隱約看到淡淡的血絲,不是鮮紅的血流,更像混在大便邊緣的淡粉色痕跡。有時還會沾到透明的黏液,像感冒時流的清鼻涕,黏在紙上不容易擦掉。
腸道發(fā)炎時,為啥皮膚也跟著添亂
不少人腸道出問題時,臉上會突然冒出一堆小痘痘,后背也冒出連片的紅疹,藥膏涂了一層又一層也不見好。這是因為腸道黏膜發(fā)炎后,沒法好好過濾食物中的雜質(zhì),那些沒被處理干凈的 “臟東西” 會隨著血液跑到皮膚,讓皮膚變成 “排污口”。
? 有人吃了頓火鍋,第二天不僅拉肚子,臉頰還爆痘,其實是腸道沒消化完的油脂和調(diào)料,通過皮膚發(fā)了出來。
? 長期腸道炎癥的人,手肘、膝蓋窩可能會出現(xiàn)干燥的鱗屑,癢得總想抓,這正是身體通過皮膚發(fā)出的 “協(xié)同警報”。
睡不好的人,腸道更易發(fā)炎
熬夜刷手機時,腸道其實在默默 “加班”。正常情況下,凌晨 3-5 點腸道會進入修復(fù)狀態(tài),要是這時候還醒著,腸道黏膜就沒法好好 “修補傷口”。長期睡眠碎片化的人,腸道就像總在下雨天晾曬的衣服,永遠處于潮濕破損的狀態(tài)。
? 習慣凌晨 1 點后睡覺的人,早上容易腹脹,因為腸道夜間修復(fù)沒完成,白天蠕動效率會下降 30%。
? 睡前吃宵夜的人更麻煩,睡著后腸道還在消化食物,本該修復(fù)的時間被占用,炎癥就容易趁虛而入。
腸道就像個內(nèi)向的孩子,不舒服時不會大喊大叫,只會通過這些細微的信號表達委屈。平時多留意肚子的 “小動作”,別等它鬧脾氣才想起呵護,畢竟這個每天幫我們處理三餐的 “老伙計”,值得被認真對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