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伏天(7月20日—8月18日)的到來,不少市民正抓住“黃金30天”加速減脂,游泳、騎行、拳擊等運動熱度飆升。然而,近日,一位年輕女性在拳擊訓練中突發視網膜脫離,引發眼科專家對運動安全的高度關注。
24歲的小麗(化名)是一名高度近視(近視度數≥600度)患者,近期迷上了拳擊運動。某天訓練后,她的左眼突然出現大量黑點飄動,并伴有閃光感。起初她以為是普通“飛蚊癥”,未加重視。兩天后,下方視野竟出現一條逐漸擴大的黑邊,而且范圍還在逐漸擴大,前往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醫院)就醫后,她被確診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患者屬于典型的高危人群,高度近視者的視網膜比常人更薄,劇烈運動時玻璃體牽拉易導致裂孔,進而引發脫離。”主治醫師王蕾蕾介紹,視網膜就像相機里的“膠卷”,一旦脫離就無法正常成像,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傷。
王蕾蕾指出,視網膜脫離早期癥狀易被忽視,但出現以下信號需立即就醫:突然增多的“飛蚊”或閃光感,視野缺損(感覺有幕布狀遮擋),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視物變形等。
“三伏天高溫環境下,運動時頭部晃動、屏氣用力(如提重物、用力排便)、用力咳嗽或打噴嚏都可能加劇視網膜撕裂風險。”專家特別提醒,高度近視者應避免蹦極、過山車等劇烈運動,建議選擇游泳、快走等低沖擊項目。
減肥黃金期如何兼顧運動與眼健康?王蕾蕾建議:高度近視者應避免劇烈的對抗性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運動前最好做個眼底檢查,排除視網膜變性或裂孔,定期檢查眼底,避免因運動不當釀成視力悲劇。
目前,小麗已接受視網膜脫離修復術,視力正逐步恢復。醫生強調,視網膜脫離聽起來很可怕,但只要了解它的“脾氣”,學會識別早期信號,大部分情況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療。三伏天運動健身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運動,快樂生活”。
記者:郁婷藶
編輯:徐悅琳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