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通訊員:裴霓裳)夏日戲水消暑,謹防“惹眼”上身!湖北一名10歲女童在水上樂園游玩后,雙眼突發紅腫、分泌物劇增,經診斷為高傳染性的“紅眼病”。醫生緊急提醒,夏季是此類疾病高發期,玩水時做好眼部防護至關重要。
上周末,朵朵隨父母前往水上樂園游玩,盡興而歸。然而次日,她的左眼便出現發紅、發癢癥狀。家長起初未重視,僅自行使用消炎眼藥水。不料三天后,朵朵的右眼也未能幸免,雙眼通紅如“兔子眼”,且每日晨起時,眼皮常被大量分泌物牢牢粘住,需費力才能睜開。家長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緊急帶她前往湖北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該院眼表及角膜專科副主任醫師秦姣接診后發現,朵朵雙眼眼瞼充血肥厚,球結膜混合充血,結膜囊內有大量膿性分泌物,經分泌物涂片檢查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這是典型的急性細菌性結膜炎,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紅眼病’,”秦姣主任明確診斷。她表示,雖然癥狀惱人,但只要遵醫囑規范用藥,并做好與家人的適當隔離,病情通常可控。
結合朵朵的發病經過,秦姣主任分析,此次感染很可能源于接觸了不潔水源。“水上樂園、泳池、漂流等是消暑好去處,但若水質消毒不徹底,或已有‘紅眼病’患者下水,水體極易成為細菌、病毒傳播的媒介。”她解釋,戲水時若用手揉搓眼睛,或水花直接濺入眼內,病菌便有了可乘之機,導致感染發生。
秦姣主任特別強調,紅眼病傳染性很強,發病初期多為單眼,但會迅速傳染另一只眼,發病兩周內傳染性最強。患者通常會出現雙眼發燙、燒灼感;眼睛明顯發紅(狀似“兔子眼”);眼部磨痛,像有沙子;眼皮紅腫、畏光、流淚;以及晨起時眼皮被分泌物粘住難以睜開等癥狀。她提醒,若發現身邊人有類似癥狀,應保持距離,避免直接接觸其眼部分泌物。
如何避免成為“兔子眼”?秦姣主任給出關鍵建議:玩水時務必佩戴密封性好的泳鏡,這是隔絕病菌的最有效屏障,近視者可選帶度數的泳鏡或戴框架眼鏡。她特別強調,切勿佩戴隱形眼鏡下水,因為鏡片易吸附水中病菌,大大增加感染風險。此外,游玩過程中及結束后,切忌用手揉眼睛,清潔時使用干凈毛巾或一次性紙巾。可考慮使用鼻夾、耳塞等裝備,減少水進入五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