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俗話說:“考得好更要填得好”,每年都有低分撿漏的考生,就像剛上了熱搜的黑龍江考生以389分撿漏雙一流的鄭州大學,。同樣的,每年也會有由于志愿填報失誤和自己心儀大學失之交臂甚至滑檔的學生。
日前,有多位貴州的考生在社交平臺發文稱由于省考試院志愿填報系統中沒有明確區分“廈門大學”與“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導致十余名考生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錄取。其中有個609分的學霸,本來想著沖一沖上海財經大學的,沒想到誤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錄取,而這個專業在他填寫的志愿單里面排在第24位次,實在有些欲哭無淚了。
一般來說,在志愿填報系統中,會對學校本部和分校以及海外合作辦學的學校會按地域進行區分,點擊志愿填報的時候可以看到。但根據考生在社交平臺的描述,貴州的填報系統里面對于廈門大學和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并未進行明顯區分,只是在專業編號中進行了區分,以至于有學生并不知道529專業編號對應的事海外校區。
對此,招生部門回應表示,考試院提供了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專業目錄,可根據專業代碼查詢辦學地點,在這份文檔中明確標注區分了廈門大學與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建議學生“對照編號核實”。
當然,填報志愿這樣的大事,自然要慎之又慎,填報完成之后當然應該去核對院校代碼,專業名稱,學校辦學地點等關鍵信息。這些學生沒有去認真核對,導致誤錄,自然是有責任的。
但是考試院能不能在填報系統重對這樣的關鍵信息進行明確提示呢?以減少學生們的失誤。畢竟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是第一次填志愿,沒有相關的經驗,很難對關鍵信息進行有效梳理,如果填報系統中能對一些關鍵信息進行顯示提醒,是不是就可以減少很多這樣不應該出現的失誤呢?
那廈門大學和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有什么區別呢?首先是錄取分數并不一樣,以2024年為例,廈門大學在貴州理科錄取最低分是601分,而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在該剩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77分。可不要小看這小30分的差距,在“多考一分,壓倒千人”的高考競爭中,這二十多分的差距可以讓考生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其次,海外分校的學費,各種開銷自然比國內高不少,光是一年好幾萬的學費,就會讓不少家庭望而卻步。本想沖一一下廈門大學,沒想到卻因為沒看清校址沖到海外分校去了,完全打亂自己的升學規劃,怎不讓人氣急?
對于這些被誤錄的考生,眼前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么硬著頭皮去馬來西亞上學,要么退檔復讀。對于這次的“烏龍事件”,害慘的是學生和家長,這個鍋應該誰來背呢?僅僅是責怪學生和家長沒有仔細核對“編號”顯然是有失偏頗的,現在的志愿填報系統,動輒幾十頁的招生目錄,全是代碼、院校名、專業名,大多數家長看兩眼就頭暈目眩,更何況還有那么多高校喜歡開設異地或海外分校,名字還特別相似,不認真甄別還真容易踩雷。
這些問題要解決起來其實并不難,招辦完全可以優化一下篩選界面,把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地區或中外合作項目做醒目標注。也可以引入智能預警,當學生選擇到境外院校時,彈窗提醒:“您當前選擇的是海外/異地項目,請再次確認。”
高考已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就別再讓粗劣的系統與流程變成路上沒警示的坑洞了。填報系統一個微小改進都可能挽救一個家庭的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