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多名高考考生反映,由于志愿填報系統未明確區分“廈門大學”與“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導致他們被誤錄取至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引發廣泛爭議。
尤其是那些考生,好不容易考個好分數,據說還有一個600多分的,結果陰差陽錯,要到馬來西亞去留學了,而且學費還貴得嚇人,這不糟心嗎?
高考本來準備考國內的大學,大家都認認真真填志愿,連保底的學校都挑了又挑,怎么就稀里糊涂錄到國外去了?說出來都覺得沒法相信。
有人說:“自己沒看清楚怪誰?” 可這事真沒那么簡單。這幾個貴州考生被錄到馬來西亞后,一看學費單,心都涼透了。他們家里條件都一般,壓根沒想過要去留學,哪承擔得起這么高的費用。
他們本來想報廈門大學本部,結果沒注意到報的是馬來西亞分校。有考生說,光是他知道的,就有 15 個同學犯了一樣的錯。
面對大家的疑問,當地回應挺委婉:“你們自己填報的,又能怪誰呢?” 可這真的是考生自己愿意的嗎?
考生們覺得是招生院沒標清楚,可翻出志愿手冊一看,上面其實寫得明明白白。招生的網頁上信息也挺全,就是字有點多。性子急的同學可能掃一眼就過了,誰會一個字一個字盯著看?更讓人不舒服的是,“馬來西亞分校” 這幾個字,要是能加粗放大就好了,偏偏就用幾行小字寫著,不仔細看真的容易漏掉。
事情慢慢弄明白了:這些考生本來想報廈門大學本部,沒注意到志愿列表里還有個馬來西亞分校。就這么一點沒留神,所有人都被這個海外分校錄取了。
有考生挺委屈地說,招生院要是把 “馬來西亞分校” 加粗放大,別用幾行小字藏著,說不定就不會弄錯了。
可現實哪有那么多 “說不定”。錄取結果出來后,學費成了最大的難題。普通專業學費都過萬了,這跟廈門大學本部的收費差太遠了。對普通家庭來說,這筆錢真不是小數目。
有人說有錢人不在乎,去國外分校還能順便旅旅游。可這些貴州考生大多來自普通家庭,哪有試錯的本錢?高考志愿填錯一步,可能一輩子都受影響。
現在再糾結誰對誰錯也沒用了。只是這事提醒大家:報志愿真得睜大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看清楚。學校也該多做點人性化的事,關鍵信息弄得醒目點,哪怕多跳出幾個提醒窗口也行。畢竟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高考志愿的試錯成本實在太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