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5日,伊朗將與伊核協議中的英國、法國以及德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新一輪伊核問題談判。自上個月以伊沖突結束后,伊朗為何在此時選擇重啟談判?伊朗選擇先與歐洲三國展開談判的背后又有什么考量?
伊朗展現談判誠意的同時強調原則立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當前伊朗正面臨關鍵抉擇,一方面需在談判中展現誠意以把握轉瞬即逝的窗口期——歐洲已明確警告,若8月底前無法達成協議,將啟動制裁快速恢復程序,這對伊朗經濟將構成致命打擊;另一方面,美以軍事威懾持續,伊朗需要通過當前談判政治解決分歧。值得注意的是,伊朗此次選擇以歐洲而非美國為談判突破口,此舉意在分化西方陣營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但深層原因在于伊朗對美方長期缺乏平等對話誠意的不滿。美方始終以最后通牒式姿態施壓,讓伊朗感到不滿。
在上個月以伊沖突結束后,美以與伊朗之間的矛盾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各方對當前局勢仍然保持警惕。那么,美以與伊朗之間的敵視和警惕是否會再次轉為沖突?
以伊?;鹨廊淮嗳?沖突升級風險猶存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12天沖突結束后,以伊雖達成?;饏f議,但這一協議極為脆弱,未來各方博弈很可能使中東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矛盾再度爆發,全面戰爭風險無法排除。近期,以色列認為此前軍事行動削弱了伊朗,使其談判籌碼減少。歐洲國家一方面愿與伊朗談判,另一方面又以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施壓,這如同懸在伊朗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美國雖未與伊朗恢復直接談判,但此前沖突中已直接介入,未來仍有再次出手的可能。因此,若后續談判艱難推進時,以美仍選擇軍事行動,中東局勢必將急劇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