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比利時青年英雄羅杰即將被執行死刑,國王親自求情,都被德軍無情拒絕,就在這危急時刻,一名中國女子竟然挺身而出將他救下,他就是被比利時人民稱為“國家英雄”,中國版“辛德勒”的錢秀玲!
1943年5月,比利時人民迎來了他們的黑暗時刻,德國軍隊對他們家園毫不留情的踐踏讓無數人心碎,一個叫羅杰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特有的血性策劃了一場偷襲活動。
偷襲對象正是德國運輸物資的鐵路,這個舉動無疑讓德軍恨的牙癢癢,在他成為比利時人民心中的英雄時,他的命運似乎也被槍口鎖定了。
所有比利時人民都陷入了一種不可言說的恐慌當中,沒有人能說清楚他們的心情,想要反抗卻害怕被殺,仰慕英雄卻只能無奈的看著他被抓。
羅杰即將被處刑的消息在連登三日報紙頭條,所有人都在想辦法,但所有人都沒有辦法,就在這時,一個與比利時似乎沒多大關系的中國女人站了出來。
她是錢秀玲,從小就是個不服輸的女子,成績優異的她一路上到了大學,甚至選擇了晦澀難懂的化學系,她說:“居里夫人可以,我一樣也能行。”
于是懷揣著夢想的她來到了比利時讀書,她的人生當中從來都是充滿挑戰,不管是自己的學業還是自己的愛情,在上學期間,她結識了一個醫學生,兩人相愛了。
這個醫學生擁有俄希雙血統,但卻的的確確是個外國人,這樣的跨國戀情在當時的社會是大膽的,超前的,換句話說,就是不會世人接受的,但她認為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自己掌控,所以她堅持和愛人結婚了。
甚至結婚之后她開始和愛人來到了一個人煙稀少的鎮子上開診所,賺的錢不多,但他們的生活足夠安樂。
原以為他們能一直這樣下去,誰知道德軍突然來了,戰爭沒有放過任何人,包括那個被當地人譽為“英雄”的羅杰。
報紙大肆宣揚,是德軍想要通過這樣的手段震懾這里的居民,錢秀玲同時得到了一個信息,那便是當地德軍的最高長官竟然是她十分熟悉的名字。
還在國內時,錢秀玲與自己的堂兄關系很好,那時候他堂兄有一個德國摯友,正是這個德軍長官,這熟悉的名字將她拉入了一段青春的回憶中,但她很快便整理思緒,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那便是利用這段關系救人。
德軍長官在看到錢秀玲那個的來信時十分驚訝,他在中國的那段經歷也是他十分珍惜的,饒是這個鐵面無私的長官也不得不變得柔軟和感性起來。
那個夜里,他一根接一根的煙不斷,眼神中透露出的不再是人前的冷冽,最終他撥通了下屬的電話冷冷的甩出兩個字“放人”。
這件事之后,錢秀玲原以為自己不會再動用這段關系,沒想到,僅僅過去幾十天,就又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的自衛組織與德國警察發生沖突甚至打死了人,德軍感到自己的權威被挑戰憤怒的抓了近百名人。
錢秀玲再一次站出來阻止,懷孕的她在炮彈中穿梭,這一次,她又用了同樣的招數,長官瞇著眼睛看著她,在他身旁的警衛員槍口還直挺挺的立著。
錢秀玲沒有退縮,她義正言辭的訴說著自己的觀點,長官冒著被處罰的風險放人了,然而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束。
這次之后,長官果然被調到監獄,戰爭結束后更是成為了頭號戰犯,按照正常的流程,他最后的結果一定不會太好,但這時候,錢秀玲再次站出來了。
她開始收集證據和證人為長官開解,表明長官曾經在戰爭中有過善舉,即使長官的戰犯身份不能被改變,但至少這些證據成了法庭審判的重要依據,讓長官僅服刑了三年多。
在那個時代和環境下,一個身影單薄的女子竟然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次救人,光憑這樣的膽量就值得稱贊,然而她卻將晚年說出了三個字“忘記我”。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錢秀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