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汪峰在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聯合多名音樂人打造的“未來音樂學院”上線了。在“未來音樂學院”的商品櫥窗里,僅上線了一套售價299元的“汪峰教你學音樂”課程,截至發稿前,已售賣了842套。
圖源:抖音截圖
但這并不意味著課程的銷量不好,據悉,7月5日汪峰曾親自現身直播間賣課,當天課程便賣出了超過5600套,按照299元一套來計算,當天的銷售額達到了167萬元。
據企查查顯示,賬號“未來音樂學院”的關聯公司為北京相信為來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今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汪峰的姐姐汪青。
圖源:企查查截圖
該公司的大股東是汪峰持股90%的壯麗峰景(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相信為來的持股比例為60%,剩下的40%則由杭州凝暉鐘瑞咨詢有限公司持股。這也意味著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都是汪峰。
據汪峰在直播中介紹,自己和近百人的團隊,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錄制了這套音樂課程。從課程介紹中能看到,整套課程包含30節汪峰親自講解的錄播課,外加3節專業音樂老師的直播課。
圖源:抖音截圖
有趣的是,該賬號的評論區中有不少網友都在調侃汪峰“寫一本泡妞秘籍”。
明星名人入局線上賣課
今年以來,吳彥祖、馮唐等多位明星名人紛紛開始線上賣課,知識付費的風向似乎開始變了!據業內人士對尚品新消費透露:“今年不少聲音在唱衰線上賣課,但實際上賣課還是挺掙錢的。”
5月21日晚間,吳彥祖通過“吳彥祖教英語”賬號開啟自己的首場直播。此次直播由他本人和知名英語教育博主楊家成共同出鏡。
當晚,吳彥祖出現在直播間時直播熱度瞬間高漲,觀看人數快速來到10萬+。直播中吳彥祖親自帶貨了自己的英語課程,小黃車上架了4款商品,有49.8元口語圖書,698元的AI口語陪練,還有2486元的90天真人糾音。
圖源:會運營
本次與吳彥祖合作的在線教育品牌高途,自課程2月底上線后,股價屢屢上漲。2月26日,高途發布了2024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此前,高途已連續六個季度出現虧損,但2024財年第四季度虧損幅度同比收窄。
相比于吳彥祖,馮唐的“成功學心法”賣的更好,并且馮唐對教育的布局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只是今年才開始頻繁公開露面進行營銷。
馮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訪談時曾提到:“我們兩年時間,影響了1600萬網民,已有60萬付費用戶。”
據悉,馮唐最貴的一門“成長營”學費已達到2.98萬元。如此高昂的線上課程,一期開班還能招攬到了600位學員,合計學費1788萬元。
不過馮唐的人生履歷確實夸張,他從協和醫科大學的醫學博士到婦產科醫生,再到麥肯錫合伙人、華潤醫療CEO、中信資本董事總經理,其中的每一段經歷拿出來都夠普通人炫耀半輩子。
此外他還跨入了文學界,寫了一本又一本暢銷書,《春風十里不如你》、《萬物生長》等作品后來都被搬上了熒屏。有這樣的履歷背書,課想賣不好都難吧。
線上賣課越來越難
為什么明星名人都在今年開始扎堆賣課了呢?據業內人士透露,從去年開始線上賣課開始變得困難了,引明星入局自然是為了為課程帶來流量和背書。
首先需要搞清楚一個概念,線上賣課的情況分為兩種,一種是明星名人入局的知識付費,另一種是需要達成某種交付結果的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相對好理解一些,不論是汪峰的音樂課還是吳彥祖的英語課,最后學完就結束了。而線上教育則是為了取得較為明確的目標成果,比如考取某些證書,或者通過某種面試等等,后者也往往客單價更高一些。
圖源:攝圖網
二者在產品形式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在前端銷售的打法上有所不同,知識付費更多圍繞著KOC來進行,往往借助更多的自然流量和KOC的個人魅力來刺激轉化,而線上教育則主要依靠投流轉化。
據業內人士透露:“線上賣課的支出大頭是在投流獲客端,從今年開始線上教育的獲客成本更高了,去年轉化1單的投流成本大概在100多,今年翻了一倍已經到了200多,所以獲取自然流量就成為了今年的趨勢。線上教育已經開始在模仿知識付費了,通過去打造專業的IP人設,來降低投流成本。”
這兩年知識付費同樣面臨大變革,3月1日抖音的知識付費新規定,虛擬課程產品必須要和出版物進行綁定,簡單理解就是平臺將監管權上交給了更高一級的文化部門,這無形當中給虛擬課程增加了不少成本支出。
而這變化背后的原因,是源自平臺的變化。在平臺建立初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將生態盤活,這一時期的平臺拼命的造勢、造富,盡量畫出有利可圖的“大餅”,吸引大量人才涌入行業,大家你一磚我一瓦共同維持起了平臺的生態。
圖源:澎湃新聞
據《過渡勞動:平臺經濟下的外賣騎手》作者孫萍的研究表示,在平臺擴張期,騎手送一單10塊錢,平臺再補貼10塊錢,一單可能能掙20塊錢。“心中之城”6條視頻漲粉2000萬也是這個底層邏輯,這樣的現象級博主誕生背后多半是有平臺的助推動作,這也是抖音在網羅深度內容創作者的手段。
線上賣課就曾經乘著這陣風“飛”起來,據“劉哲濤”表示,當時官方會親自下場宣傳博主賣課的GMV戰報,甚至官方人員主動聯系頭部博主,指著數據告訴他們你的同行賺到錢了。這一時期平臺需要做生態和拉新,一步一步和博主們一起將蛋糕做大。
于是很多博主開始紛紛涌入這個賽道,這也直接導致行業進入“群魔亂舞”的階段。賽道擁擠造成的必然結果就是課程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在注重營銷的線上渠道授課,大部分的項目費用都被砸在了流量上,留給課程研發的費用只能一再壓縮,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越來越多。
如今,平臺生態已經形成,于是重心就開始向著行業健康可持續的方向去轉移,一系列的限制條件更多是在對行業形成規范。關于近期網上流傳唱衰知識付費的言論也不無道理。
圖源:公眾號截圖
據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新入局確實很難,而且背后沒有大量資金做支撐很難做這個行業,我之前也在小公司但現在都盡量往大公司去跳槽。很難說這個行業以后會怎樣,至少現在這個行業還是有一些機會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