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省互聯網行業婦聯、武昌區楊園街道共同主辦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守護活動,在武漢市武昌區楊園街道臨江社區成功舉辦。活動以“臨江少年‘識險’記?安全防溺小哨兵”為主題,通過知識宣講、技能實訓、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讓家長和孩子在參與中增長防溺水知識,筑牢暑期安全防線。
精心籌備把準脈,簽名承諾守安全
暑期以來,省互聯網行業婦聯充分發揮行業優勢,開展了一系列線上防溺水宣傳工作。組織執委單位在旗下的社交媒體平臺、網絡視頻平臺等,持續發布防溺水科普文章、動畫短片和真實案例警示視頻,累計閱讀量、播放量達數十萬次。同時,依托執委單位的用戶畫像分析能力,針對武漢市臨江社區家長群體精準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其中臨江社區及周邊區域的覆蓋人群超萬人。
為讓活動更貼合家長和孩子需求,省互聯網行業婦聯前期已組織執委單位開展調研,通過分析互聯網平臺用戶咨詢數據,梳理出“兒童水邊活動監管”“溺水應急處置”等家長高頻關切問題。結合沿江社區特點,最終確定“知識+技能+互動”的活動框架。
活動現場,執委代表、街道及社區負責人與現場兒童共同在主題墻上簽名承諾。家長們帶著孩子認真寫下名字,“這不僅是簽名,更是給孩子上的第一堂責任課,讓他知道安全要靠自己守護。”社區家長周女士說。簽名墻上,大小不一的字跡交織成“安全承諾墻”,定格下共護安全的決心。
童謠聲聲記要點,急救特訓練本領
“東湖畔、長江邊,防溺水、最當先……”臨江社區青少年代表齊聲誦讀的《防溺水三字經》,將“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結伴游泳”等“六不準”編成朗朗上口的童謠,孩子們跟著念誦,很快就熟記于心。
省紅十字會救護師帶來的“小哨兵急救特訓”中,通過模擬溺水場景、手把手教學,生動演示了“遇險情如何呼救”“發現落水者如何正確求助”等技能。“原來不能直接跳下去救人,要找大人幫忙,還可以用竹竿遞過去!”8歲的小朋友舉著救生道具,興奮地向媽媽演示學到的技巧,家長們也紛紛拿出手機記錄要點,“老師講得細,孩子聽得懂,我們也跟著學了不少實用知識。”
畫筆棋盤潤心田,多元活動樂成長
10米巨型防溺水畫卷繪制現場,孩子們用畫筆勾勒救生圈、警戒線、安全標語,在創作中強化“遠離危險水域”的意識。“我畫了個大大的救生圈,還要寫上‘不能獨自去江邊’!”孩子的童言童語里,透著滿滿的安全意識。
“泳”敢說不!防溺水知識飛行棋挑戰賽中,孩子們在擲骰子、答問題的游戲中鞏固知識,答對“發現同伴落水該怎么辦”等問題才能前進,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安全知識入腦入心。“以書會友,圖書漂流”舊書換物區里,孩子們交換書籍時還能領取防溺水手冊,家長李女士說:“換書的同時還能學知識,這種方式特別好,孩子回家后還主動給弟弟講‘六不準’呢。”
現場開設的兒童美食街和“防溺安全小哨兵”志愿者招募,更讓安全守護延伸到生活中。不少孩子報名成為“小哨兵”,承諾“看到同學去水邊會提醒”,家長們也表示:“活動后孩子變細心了,看到池塘會主動說‘這里危險不能去’,這就是最好的效果。”
執委代表談體會,共話安全守護責
活動現場,滴滴武漢分公司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劉文文分享了參與活動的體會:“作為互聯網企業,我們每天能接觸到海量用戶,也深知家長對孩子安全的牽掛。這次活動把線上的關注落到線下的行動,用家長和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傳遞安全知識,既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也讓我們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更有獲得感。未來,我們會利用出行平臺的觸達優勢,在司機端、乘客端同步推送防溺水提示,讓安全提醒融入日常出行場景。”
上策新媒互動科技(武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玉也表示:“新媒體的優勢在于傳播快、覆蓋廣,而線下活動能讓知識傳遞更有溫度。我們后續會把活動中的精彩瞬間做成短視頻,結合家長關心的‘暑期兒童看護’話題策劃系列內容,讓更多沒到場的孩子和家長學到防溺水知識,讓安全宣傳‘不止于活動當天’。”兩位代表的發言,既體現了互聯網企業的責任擔當,也為后續防溺水宣傳工作明確了方向。
活動結束后,家長們紛紛反饋,孩子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養成了主動關注安全的習慣。據悉,省互聯網行業婦聯將持續推送防溺水新媒體內容,臨江社區也將深化安全宣傳,讓這場活動的成效落地生根,為孩子們的暑期安全保駕護航。
THE END
本文來源:湖北省互聯網行業婦聯
本文屬于政務公益宣傳,對于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系刪除!
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