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搞這么多將領?實在是因為軍隊架子搭得太大,陸海空三軍齊全不說,憲兵、保鏢、空降團這些特種部隊也扎堆。國王雖然掛著最高統帥的名頭,實際由國防部調度。
這么復雜的軍事體系,光是安排指揮官就得用掉一大堆名額,全國分成六個軍區,每個軍區都得配個少將坐鎮,下到省一級還有軍事行動區,也得上校來管,光是這些常規的崗位,就已經占了不少高級軍官的位置。
更別提還有一些特殊的單位,比如專門負責王室安全的衛隊,就連里面的后勤官員,都能掛個準將的頭銜,特種部隊也一樣,領導層清一色都是高級軍官。
這套架子搭得非常大,可柬埔寨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規模根本撐不起來,只能硬往里面塞人,結果就是將軍數量越來越多。
當然,軍隊架構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問題還是歷史原因,上世紀后半葉,柬埔寨國內一直不太平,紅色高棉、保皇派、政府軍幾股勢力打來打去,內戰就沒怎么停過。
到了九十年代,為了穩住局面,柬埔寨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用官職來換取各派系的支持,1993年,在聯合國的推動下,柬埔寨搞了一次選舉,把幾大派系的武裝力量整合到一起,組建了現在的皇家柬埔寨武裝部隊。
為了讓這些手握兵權的地方頭頭聽話,當時的洪森政府大筆一揮,直接給他們封了將軍,比如1998年權力統一的時候,不管是奉辛比克黨還是紅色高棉的地方武裝頭目,都被授予了將軍軍銜。
這招確實管用,但也埋下了禍根,到了2003年軍隊整編,又一口氣增加了876個準將,甚至連十九歲的年輕人都能當上少將,2018年大選前,為了拉攏人心,又有456個校級軍官直接跳級成了將軍。
這么一來,將軍頭銜就成了政治交易的籌碼,數量自然控制不住了,將軍一多,麻煩事也跟著來了,最直接的就是指揮系統亂成了一鍋粥,2022年,柬埔寨和泰國在邊境上發生沖突,結果一個旅的指揮部里,竟然擠了12個將軍。
人一多嘴就雜,你一句我一句,命令互相打架,搞得底下的部隊不知道該聽誰的,打了不到三個小時就潰敗了,再看其陸軍第3師,總共一萬兩千人,卻配了53個將軍,平均下來一個將軍手下也就260個兵。
要知道,美國一個五千人的師,通常也就一個將軍負責,柬埔寨這個密度,指揮效率能高才怪,養這么多將軍,花錢也像流水一樣,2021年,柬埔寨的軍費高達6.5億美元,占到了GDP的2.2%,這在東南亞國家里算是比較高的了,可這些錢,大部分都進了將軍們的口袋。
說到這,就不能不提洪森了,他從1985年到2023年當了38年的總理,最擅長的就是用軍事任命來鞏固自己的人脈和權力,將軍頭銜,就是他用來平衡各個派系、穩住政權的工具。
2023年,他雖然把總理的位置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洪馬內,但自己轉頭當了參議院議長,影響力一點沒減,他留下的這個爛攤子,可不好收拾,洪馬內上臺后也想改革,但根本沒那么容易。
畢竟,要削減將軍數量,就等于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阻力非常大,所以,盡管早在2019年就喊著要限制四星上將的數量,可到了現在,將軍的數量依然居高不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