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以前,想吃個網紅火鍋還要排很長時間的隊伍,有些甚至需要提前好幾天預約,取號數字高達上千張,可現在這些全變了。
很多網紅火鍋店都關了門,以前排隊幾百桌的也沒能幸免,甚至連火鍋店的招牌都摘了,曾經擠都擠不進去的火鍋店,現在只剩下搬家公司的卡車在徘徊,昔日風光的排隊現象早已消失殆盡,這是怎么回事?是大眾對網紅產品開始去魅了嗎?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和什么過不去都行,就是不能和錢過不去
曾經吃一頓網紅火鍋,排隊是一門行為藝術,取號是一種社交貨幣,上千桌的等待,是食客獻給品牌的最高致敬。
但現在這門藝術就不流行了,昔日門庭若市的殿堂,只剩搬家公司的卡車和員工落寞的背影,風光一時的排隊神話怎么就塌了?這第一個原因可能就出在了我們的錢包上。
火鍋這東西向來是中國人飯桌上的社交硬通貨,三五好友,一爐旺火,談天說地,暖胃暖心,可不知從何時起,一鍋本該暖人腸胃的紅湯,漸漸飄起了銅臭味,幾片薄薄的肉,就敢賣你88,五片土豆就能收你18,一杯檸檬水更是要價38。
這究竟是吃飯還是搶劫?巴奴火鍋店老板曾公然放話,月薪五千就別吃火鍋,吃點麻辣燙得了,話糙理不糙,雖然是老板本意是讓我們在收入少的時候,不要把錢浪費在貴的要死的火鍋上,但他這也算是把行業那層“高端”的窗戶紙給捅破了。
不管這些話是真心實意的勸告,還是高高在上的傲慢,都深深刺痛了那些捂著錢包、精打細算的普通人,大家不傻,花錢是來享受的,而不是來當冤大頭的。
就拿湊湊火鍋來說,它曾靠著“火鍋+奶茶”的模式紅極一時,人均一百五起步,吸引了很多消費者,但突然有一天,食客們回過神來發現,一杯二十幾塊的奶茶,成本能有幾塊?
一盤分量少得可憐的雪花牛肉,一頓飯折后還要三四百,這筆賬食客在心里算得門清,當付出的真金白銀換不來等價的菜品和服務時,失望是必然的。
當品牌把顧客當成可以隨意收割的韭菜,把高價當成理所當然的屠刀時,就別怪這把刀最后會砍向自己,湊湊一年關店七十多家,母公司虧損四億,就是市場給出的最直接的回答。
亂象頻發,良心都喂了狗?
如果說這些網紅火鍋的價格虛高,也能勉強說是品牌定位,但品質的淪喪,則徹底斷了品牌的生路,這是餐飲的底線,也是紅線。
哥老官,一度是牛蛙火鍋的代名詞,可沒想到它火了之后,心思就不在蛙上了,哥老官的牛蛙被查出含有禁藥,后廚更是亂得觸目驚心。
記者臥底拍下的畫面,至今仍是無數人的噩夢,廚師用洗菜的案臺清洗垃圾桶,剛摸完臟物的雙手直接抓菜,掉在地上的食材撿起來就用,這些操作哪一個不是在把消費者的信任往火坑里推?口碑崩塌,門店停業,都是自找的。
還有小龍坎的故事同樣是一聲警鐘,從爆紅到全國八百多家店,它只用了幾年,可隨之而來的就是失控的管理和一連串丑聞。
回收口水油、使用地溝油、土豆發了芽照樣上桌、過期調料接著用等,這一樁樁一件件亂象,都在挑戰公眾的認知底線。
當一個品牌連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無法保證時,它曾經有多風光,摔下來的時候就有多難看,到今年上半年,小龍坎的門店數量已經腰斬。
如果說后廚的骯臟是暗箭,那菜品的以次充好就是明晃晃的欺騙。
楠火鍋,一個創造過排隊上千桌、短播放破五億次紀錄的品牌,塌房也只在朝夕之間。
先是顧客吃完舌頭變黑,上吐下瀉進了醫院,緊接著就是鍋底越煮越苦、毛肚韌得像橡皮、肥牛卷更是一煮就散全是淀粉,消費者對它的吐槽在網上全面爆發。
然而最致命一擊是,有人曝出它還使用發臭變質的肥牛卷,至此楠火鍋的“新名片”徹底淪為笑柄,加盟商血本無歸。
還有小龍坎號稱大骨熬湯,結果鍋里根本沒有骨頭,全靠科技與狠活,湊湊的花椒雞鍋,味道寡淡如水,牛肉片薄得透光,入口似紙張。
當火鍋店舍棄了新鮮和公道這兩條安身立命的根本,食客的離去,便再也無法挽回。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市場永遠在變,消費者的口味也一樣,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是網紅品牌最常見的死法。
大家都還記得千味涮嗎?它曾靠著鍋里一整塊大骨頭和自選小料臺,在華南地區獨領風騷,可沒過多久,小料臺成了所有火鍋店的標配,大骨湯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當特色不再是特色,千味涮也就泯然眾人,直至消失。
而哥老官也是如此,當市面上的鍋底、涮菜日新月異,它的菜單卻“萬年不變”的時候,就意味著它要走向消亡了,盡管后來盲目跟風搞自助,有了一點創新的想法,但最后的結果卻是導致菜品質量下降,體驗更差。
固步自封,加上昏招頻出,最終只能被更懂變通的對手擠下牌桌,2024年的大規模關店,是它為自己的遲鈍付出的代價。
而經歷了一輪又一輪“價格刺客”和“品質刺客”的洗禮,消費者終于徹底清醒了,大家不再迷信排隊的傳說,不再為虛無的網紅光環買單,人們開始用最樸素的標準來投票,這家店到底值不值得。
市場的寒氣,連海底撈都感覺到了,它開始放下身段,開進社區,菜品降價三成,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品牌,也紛紛掉頭走向平價,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行業洗牌,而是一場價值的回歸。
喧囂過后,泡沫散去,人們終將發現,在餐飲的江湖里,能走得最遠的,永遠是那些用心做好一鍋湯、認真選好一片肉的店家,江湖路遠,靠的是真材實料,不是一場又一場的資本煙火。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