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美的競爭表面上看好像關系緩和了,但其實斗爭比以前更激烈、直白了。
中國的芯片工程師徐澤偉,在意大利一落地,迎接他的就是一副冰冷的手銬和一張美國發來的國際逮捕令。
中國馬上以牙還牙,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高管茅晨月,在上海浦東機場,被客氣但堅定地告知:你走不了了,已經被限制出境。
明面上看,一個是美國打擊黑客,一個是中方依法辦案。但只要把這兩件事擺在一起,一股濃濃的火藥味就飄了出來。
這已經不是貿易戰,也不是科技戰,這是直接在人身上動刀子。它不是簡單的“你抓我一個,我抓你一個”的斗氣。這是一場關于“規矩”的戰爭。
這背后,到底是一盤多大的棋?我們先說這位被抓的中國人徐澤偉。
美國的這一招,玩得非常溜,抓人之后,美國司法部就把起訴書甩了出來。九項重罪,聽著都嚇人,什么電信詐騙、共謀、竊取商業機密。
美國指控徐澤偉跟黑客組織有關系,他涉嫌利用網絡攻擊,偷竊了美國德州大學的新冠疫苗數據。
但美國人拿出來的關鍵證據,卻有點站不住腳。他們說,黑客用的一個郵箱,注冊名叫“ZavierXu”。徐澤偉的律師當場就懟了回去,說這簡直是“劫匪戴著自己的工牌去搶銀行”,荒謬到可笑。
徐澤偉這邊也喊冤。他說自己的手機在2019到2020年丟過,個人信息早泄露了。更關鍵的是,哪個頂級黑客,會傻到用自己真名的拼音去干這種掉腦袋的活兒?
但美國人要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天衣無縫的案子。他們要的是震懾。起訴書里那些罪名,加起來最高能判97年。
這不是判刑,這是要從心理上徹底壓垮你。這一招,不光是要毀了徐澤偉一個人,更是要給所有在敏感行業工作的中國工程師看。
它在傳遞一個信號:別亂動,我們盯著呢。不管你在世界哪個角落,只要我們覺得你有威脅,隨時都能讓你身敗名裂。
這就是“長臂管轄”最陰狠的地方。案子還沒審,你就已經輸了。從被戴上手銬那一刻起,你的人生就被毀了。
蜜月沒了,工作丟了,在異國他鄉的監獄里耗著。這哪是司法?這分明就是一場用法律包裝起來的精準打擊。
但中國做法完全不同,我們沒有滿世界嚷嚷,而是在自己家門口,安靜、利落地就把人給抓了。被中國控制的人叫茅晨月。
茅晨月美國籍,上海出生,是華爾街大行富國銀行的董事總經理,還是全球保理組織新選出來的副主席。
挑她,也是有講究的。她背后的富國銀行,自己屁股就不干凈,前幾年因為偽造幾百萬個假賬戶,被罰了30億美元,名聲早就臭了。
這是中國的國門,在這兒動手,名正言順,誰也挑不出理。茅晨月前腳剛談完生意,后腳準備回家,就被攔下了。
沒有手銬,沒有喧嘩,就是一句通知:你涉及一個刑事案件,暫時不能走。外交發言人先定性,說茅晨月涉及的是一起“刑事案件”,然后強調原則,“在中國就要遵守中國法律”。
第一,我只在我的地盤上動手,這叫“屬地原則”,完全按我自己的法律來,誰也別想說三道四。
第二,我給你定的是“刑事案”。不管你怎么鬧,我這邊都是司法程序,有案子在查。至于查什么,那是機密,不能告訴你。這就立于不敗之地了。
第三,目標對等。你動我的芯片工程師,我就動你的金融大鱷。徐澤偉關系到中國的制造業,茅晨月就關系到美國的金融。
外界傳言四起,說茅晨月可能不那么“干凈”。有人說她利用業務搞“灰色操作”,幫資本繞開外匯監管。
還有更猛的料,說她可能幫被美國制裁的中國芯片公司弄到了2.4億美元的融資。重要的是,這些傳言讓中方的“刑事調查”聽起來合情合理。
它告訴全世界:想用你們的規矩來我家抓人,先掂量掂量你自家人,是不是還在我的地盤上。這不光是防御,更是在逼著對手回到談判桌上,重新談談“規矩”。
把米蘭和上海發生的兩件事放在一起看,在美國的指控里,徐澤偉是“黑客”,是“小偷”,偷了美國寶貴的疫苗數據,必須嚴懲。
而茅晨月呢?她也不是無辜的“人質”,她是個“犯罪嫌疑人”,在中國犯了法,被限制出境是理所應當,體現了中國的法治精神。
今天,一個人的國籍和職業,在某個不湊巧的時刻,極有可能成了大國博弈牌桌上的一張牌。相關敏感行業的技術人員,輕易不要出國。
中國那些高科技公司的高管和技術人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出國一定要謹慎,盡量減少出國的次數。
外交部:美國富國銀行高管茅晨月涉及刑事案件,被限制出境
人民日報
2025-07-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