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弗洛2德 編輯:阿冊
來源:壹點靈心理
ID:yidianling0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些女生從小就特別“懂事”,凡事自己扛,從不示弱?
有些人戀愛特別敏感多疑,總是用盡全力去“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還有些女孩反復愛上“爛人”,明知道對方不值得,卻一次次回頭?
你可能會把這些歸因于“她性格就是這樣”,但真相可能并非如此簡單。
其實很多女孩之所以在人際關系,特別是與異性之間的關系中反復受傷,往往源于一個被忽略的問題:
父愛缺失。
父親,是每個女孩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男性角色。
他不只是一個提供經(jīng)濟支持的角色,更是一個情感意義上的“模板”:
他如何與她互動,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她長大后怎么看待自己、如何處理親密關系。
你可能覺得這是心理學家的分析,離你很遠,但現(xiàn)實生活中,這個影響幾乎是全方位的。
它會滲透進她的自尊、情感、邊界感,甚至影響她一生的幸福感。
下面我們來剖析,父愛缺失的女孩,長大后最容易表現(xiàn)出哪三種“異常”人際模式。
來源:pexel
01|過度獨立、像“女漢子”一樣活著,其實是內心深處的脆弱防御
“她什么都能自己扛,超級獨立,甚至讓人覺得不需要別人。”
聽起來像一句夸獎對吧?
但其實,很多“過度獨立”的女孩,內心并不真的堅強。
她們小時候的經(jīng)歷可能是這樣的——
在遇到困難時,父親沒有提供保護,也沒有溫柔的陪伴,甚至是完全缺位。
于是她慢慢明白一個道理:
“靠別人沒用,我只能靠自己。”
這種信念,變成了她的生存方式。
她把所有的脆弱都藏起來,用理性與自律筑起一堵厚厚的墻,讓自己看起來“無堅不摧”,不再輕易相信別人,不再輕易依賴任何人。
但你知道嗎?
真正強大的人,是允許自己脆弱的。
那些“女漢子”外表下,其實藏著一個特別渴望被理解、被愛、被呵護的小女孩。
她不是不想被愛,而是怕再一次因為信任而受傷。
她不是沒有情感需求,而是學會了壓抑自己,只為了不再感受到“無人回應”的絕望。
這種人際模式,雖然能在職場上給她加分;
但在親密關系里,卻常常讓她顯得冷漠、難以接近,也難以真正建立深度的情感連接。
來源:pexel
02|戀愛時極度焦慮,對伴侶要求高卻無法真正信任
這種女孩在戀愛中,往往表現(xiàn)出極高的敏感度和強烈的不安感。
她們渴望親密,卻害怕被拋棄。
可能在平常相處時一切都很美好,但只要對方的語氣冷淡了一點,回復慢了一點,行為忽然變得不那么熱情,她的內心就像過山車一樣開始崩塌。
她可能開始胡思亂想,反復確認:
“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她對感情的期待很高,總希望對方能無微不至,及時回應,最好能隨時陪伴、秒回信息、隨叫隨到。
說到底,她的內心一直在尋找一種“確定感”——一種父親當年沒有給她的“穩(wěn)定的愛”。
她太怕愛會失去了,所以越愛越焦慮;
她太怕被拋棄,所以拼命抓住對方,用力到讓人窒息。
她可能會“愛得很滿”,用盡力氣去愛一個人,幻想這份感情能彌補過去的所有缺憾。
但現(xiàn)實常常是,她的伴侶會感到“壓力山大”,最終關系崩塌。
這種焦慮型依戀,背后隱藏著深層的情感空洞。
不是現(xiàn)在的戀人做錯了什么,而是小時候那個“求而不得”的自己還沒被安撫。
如果想預約壹點靈的咨詢師,可以添加大表姐微信,1v1顧問聯(lián)系。
來源:pexel
03|容易掉進“爛桃花”,反復陷入PUA式關系
還有一類女孩,明明聰明、有能力,卻總是“愛錯人”。
她會很容易對一個對自己“稍微好一點”的異性動情,覺得“他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個人”。
一旦愛上了,她會傾盡所有,甚至失去自我去討好對方。
哪怕對方開始冷暴力、PUA,甚至言語侮辱,她都可能選擇忍耐,并將一切問題歸咎于自己——
“是不是我不夠好?”
“是不是我太作了?”
“是不是我應該再努力一點?”
這種女孩通常小時候在父親那里得不到肯定,反而可能經(jīng)常被打壓、否定。
父親對她說得最多的話,可能是:
“你怎么這么笨?”
“你做事能不能像你哥哥一樣?”
她從小在“我不夠好”的信念里長大,形成了低自我價值感。
所以長大后,只要有個異性肯定她、夸她,她就容易“陷進去”,全然不設防。
即使對方后來暴露出各種控制、冷漠的行為,她也不容易逃離。
她不是不知道錯,而是她早就習慣了用“討好”換取愛。
這類女孩在關系中容易一再重復傷害循環(huán),甚至會覺得:
“我配不上好人”,從而對真正健康的感情產(chǎn)生抗拒。
來源:pexel
那些傷痕累累的女孩,怎樣才能真正療愈自己?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中了一槍,甚至三槍全中。
但請你別急著絕望——意識到問題,本身就是成長的第一步。
你不是你父親的錯,你也不必一輩子活在過去的陰影里。
父親的角色缺失,確實會帶來深遠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無法重新書寫人生劇本。
那么,怎么做才能開始改變?
第一步:停止否認自己的“渴望”
很多人明明想被愛,卻嘴上說“我不需要”。
想被關心,卻習慣說“我很好”。
如果你也是這樣,請先承認你有情感需求,這并不丟人,也不軟弱。
一個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知道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
第二步:成為那個“愿意照顧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小時候缺的是陪伴,那現(xiàn)在就學著陪伴自己。
如果你小時候缺的是肯定,那就不斷地肯定自己、滋養(yǎng)自己。
你可以試著寫一封信,寫給小時候那個孤單、懂事、渴望愛的自己,對她說:
“你真的很棒,你不需要討好別人,也值得被愛。”
第三步:建立邊界,練習“有質量”的關系
你可以選擇重新定義“關系”:
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選擇。
學會篩選真正對你好的朋友和伴侶;
學會拒絕不健康的模式,不再一味付出、討好、自我犧牲。
最重要的是:
學會把愛,先給自己。
來源:pexel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張白紙,每一段原生家庭的經(jīng)歷,都會在我們心中留下痕跡。
但這些痕跡,不是我們的錯。
我們無法選擇父親是什么樣的人,但我們可以選擇從什么時候起開始療愈自己。
你可以在30歲、40歲,甚至50歲,才第一次真正學會“愛自己”。
那也永遠不算晚。
請你記得,
你值得被溫柔對待,
你值得被深深理解,
你不是那個必須強撐的女孩了。
現(xiàn)在的你,可以選擇柔軟,也可以選擇成長。
最重要的是,不用再討好誰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你,已經(jīng)很好了。
你,是值得被愛的女孩。
心理愛好者考證/副業(yè)推薦
可從事心理行業(yè),可增加額外收入
可成為有執(zhí)業(yè)勝任力的心理咨詢師人才
↓戳圖,添加老師咨詢↓
含1對1指導規(guī)劃 + 課程體驗
如果你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服務,可以考慮壹點靈的心理服務,這里有4.5萬名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可進行線上或線下咨詢服務,他們專業(yè)、真誠,且已經(jīng)準備好,識別下方二維碼可預約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