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以聲為盟,共繪巴蜀! 7月25日,由四川省文化館、重慶市群眾藝術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德陽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資陽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共同舉辦的“成渝地·巴蜀情”——“四季村歌”“成渝德眉資”原創歌曲展演在成都開心麻花環球匯劇場圓滿收官。
本次展演作為2025年“成都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圍繞“繁榮鄉村文化新生活,唱響鄉村振興主旋律”主題,征集一批展示鄉村新生活、新面貌、新風尚的優秀原創歌曲,豐富“成渝德眉資”五地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力。
活動在“成渝地·巴蜀情”——“四季村歌”“成渝德眉資”原創歌單發布儀式中熱鬧開場,來自五城的原創“村歌”,一首首輪番唱起,成都《春風鋪開羌寨幸福路》的電子羌笛,是古村落與數字時代的溫暖握手,讓千年文脈在云端綻放;重慶《和美鄉村擺不夠》的麻辣歡唱,唱出了山鄉從“脫貧摘帽”到“共富增收”的生活宣言;德陽《情牽沃土》的銅鈴麥浪,是古蜀農耕文明與現代農業的深情對話;眉山《永遠豐收》的稻香詩韻,是東坡故里的田園情懷在新時代的延續;資陽《百歲青春》的檸海金波,是北緯30°的土地上“酸澀變甘甜”的奮斗故事。20首主題鮮明的原創歌曲,唱出了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表達了人們對鄉村振興和美鄉村的向往。展演活動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據悉,本次“四季村歌”原創歌曲展演歷時86天,“成渝德眉資”五城市共征集原創“村歌”159首,舉辦各類村歌傳唱活動247場,惠及群眾近20萬人,讓“村歌唱起來,村民動起來,村事頌起來”。接下來,成都市還將積極響應文旅部“四季村歌”活動要求,推動“村歌+旅游”融合發展,推出“唱著山歌去旅行”旅游線路,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推社會消費,讓成都鄉村在新時代高歌奮進,唱響幸福農村新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