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7月26日電 題:馬來西亞姑娘傳遞世運會火炬:開放中國,每個人都是參與者
中新網記者 賀劭清
“從科學家、運動員到出租車司機、外賣小哥,甚至馬來西亞人熟悉的成龍大哥,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傳遞火炬。作為一名馬來西亞的留學生能參與其中,我感到無比幸運!”26日,剛剛完成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的成都大學馬來西亞留學生王馨寧,向中新網記者分享了她對“開放中國”的切身感受——“在這里,每個人都是參與者”。
7月26日,成都大學馬來西亞留學生王馨寧與成都世運會火炬合影。 王馨寧供圖
26日,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在四川舉行,這是世運會歷史上首次舉行火炬傳遞。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王馨寧從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趙海伶手中接過象征和平與友誼的火炬,傳遞給川北大木偶藝術家唐國良。短短幾十米的傳遞,連接了鄉村振興、國際青年和非遺傳承的不同篇章。
7月26日,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在四川成都、德陽、眉山3個城市進行。記者 安源 攝
“夢想成真了!”傳完火炬后,王馨寧難掩激動。她坦言,成都大學也是成都大運村的所在地,自己剛進入成都大學,第一次聽學長講述參與成都大運會火炬傳遞、志愿服務的故事,心中便埋下了向往的種子。為了不辜負這份期待,她提前一個月就開始跑步等體能訓練,只為以最佳狀態完成傳遞。
今年是王馨寧在成都大學攻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第二年。熱愛記錄的她,習慣用短視頻捕捉留學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講述中國故事的作品,充滿真情實感,不僅吸引了大量馬來西亞的粉絲,更斬獲第四屆中國—東盟友好合作主題短視頻大賽優秀獎、“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系列活動全國優秀獎等獎項。
談及和中國結緣,王馨寧笑道,高中畢業渴望“看更大世界”的她,被資料中四川安逸舒適的生活、厚重的古蜀文明吸引,于是選擇來成都“闖一闖”。
王馨寧用“張弛有度”形容自己在成都的生活。在她看來,成都有飛速發展、快節奏的一面,但這里的人們也懂得在忙碌中按下暫停鍵,一杯蓋碗茶、一場街頭籃球或圍棋對弈,都透著對生活的熱愛和智慧,這種“慢生活”讓她著迷。
剛來到中國,王馨寧就嘗試用短視頻記錄自己在中國的留學生活。在她看來,這些視頻既是專業實踐,也是與自己的對話。“每次收到馬來西亞學生的留言,向我咨詢中國留學情況,或想了解中國,我都覺得特別自豪,因為我在做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搭建溝通的橋。”
中馬互免簽證協定7月17日生效。在王馨寧看來,便利的政策,可能會吸引更多馬來西亞游客來成都看世運會。她希望大家不要只關注賽場,也應該去成都街頭走走,感受中國的文化與風土人情。“要注意的是,世運會的門票千萬不要扔掉,中國最近興起了‘票根經濟’,比賽門票在很多餐廳、景點能享受折扣。”
成都世運會火炬手的任務結束后,王馨寧將“解鎖”另一個新身份——成都世運會志愿者。在這位馬來西亞姑娘看來,成都世運會志愿者也是傳遞友善與熱情的“隱形火炬手”。這個夏天,她為全球體育健兒服務的同時,將繼續舉起手中的攝像機,把更多“中國故事”講給世界。(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