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重慶日”活動在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多功能廳正式開幕。
此次大阪世博會“重慶日”活動以“魅力新重慶,智繪新未來”為主題,通過城市推介、經貿對接、非遺展示、民俗文化展演等系列內容,立體講述“重慶故事”,全面拓展國際交流合作。
(供圖)
活動當天,走進中國館展區,傳統與現代交織的重慶元素令人目不暇接。《擺手舞》《漢俑》等充滿民族韻味的舞蹈演出,以及二胡獨奏《賽馬》,在中式燈光與布景的映襯下,將觀眾帶入巴渝文化的藝術長河。此外,重慶梁平木版年畫拓印、九龍沉香藝術展也吸引了大量觀眾排隊體驗。一位大阪市民驚嘆道:“第一次親眼看到中國年畫的制作,仿佛打開了一本古老的圖畫書。”
(供圖)
在美食展示區,重慶小面、合川桃片等地道美食吸引大量游客駐足。參展商表示,重慶飲食文化與日本口味相通,未來將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讓“重慶味道”走出國門,走進人心。
(供圖)
科技展區同樣人氣爆棚。AI仿生機器狗“哮天 Sirius”、賽力斯新能源汽車模型、智能充電樁等前沿科技產品集中亮相,成為現場焦點。“日本在機器人應用方面全球領先,而重慶也希望通過這類科技創新產品,搭建起中日技術交流的橋梁。”相關負責人說。
(供圖)
開幕式現場,來自中日兩國政府機構、商協會、企業界和文藝界的百余位嘉賓齊聚一堂。
重慶市貿促會會長鄧琳在致辭中從開放歷史、產業格局、城市風貌等多個維度推介重慶。她表示,今天的重慶正以更加開放的全新姿態擁抱世界,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54個國家開放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希望借本屆世博會為媒,架起聯通世界的友誼橋梁。
中國館副館長羅壘表示,重慶與日本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兩地在工業、醫療、教育、經貿、人文等領域合作頻繁,成果豐碩。而世博會被譽為“全球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希望各方用好世博會中國館舞臺,通過“重慶日”系列活動,架起合作的連心橋。
“泉佐野市與重慶市,尤其是武隆區情誼深厚。”日本大阪府泉佐野市政府市長千代松大耕、日本世博協會國際局執行主任永野光也在致辭中表達了對“重慶日”活動的支持與期待。希望此次活動能為兩地政府和企業提供交流互鑒的寶貴平臺,進一步深化雙方多領域交流合作。
開幕式現場,重慶市女性人才研究會與日本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協會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旨在加強中日兩地在傳統工藝保護、文化發展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雙方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供圖)
在雙方戰略合作框架下,當天下午,2025年大阪世博會“重慶日”系列活動迎來重磅環節——“中日陶藝匠心交流會”。中日陶藝大師、非遺傳承人及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共探傳統工藝與數字科技的融合創新之路。
“唐宋時期,榮昌安陶便沿海上絲路東渡日本。其‘紅如棗、薄如紙’的胎質,與日本伊萬里燒的金欄手、志野碗的雪崩釉,共同詮釋東方造物哲學。”重慶市女性人才研究會名譽會長鄒小平在致辭時說。她強調,新時代的使命是將窯火淬煉的智慧注入科技基因:“我們期待共建跨國陶藝實驗室,以數字技術激活傳統工藝,讓重慶安陶與日本名窯在‘構想未來社會’中煥發新生!”
當天下午,“重慶日”活動在大阪洲際酒店還舉辦了重慶專題推介會暨經貿對接交流會。
重慶市貿促會會長鄧琳介紹,2024年,重慶與日本進出口貿易額達229億元,其中重慶對日出口同比增長7.6%,日本已成為重慶第四大貿易伙伴。在重慶的日資企業已達298家,日本也成為重慶主要的外資來源國,為建設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和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注入強勁動能。
在城市推介環節,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黃翔聚焦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品牌力量”,帶來了“機遇中國,品牌重慶”主題推介。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劉曉年結合新發布的重慶文旅品牌口號“雄奇山水,新韻重慶”,生動推介了重慶文旅的獨特魅力與資源優勢。重慶兩江新區現代服務業局局長鄧科則介紹了兩江新區在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與推動高端產業集聚方面的最新進展。
推介會現場,來自科技、非遺、食品等領域的多家重慶企業登臺發聲,展示產品與合作意向。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趙炳弟介紹了松下在渝布局及營商體驗,重慶惠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副主任康櫻則分享了其在綠色能源與零碳未來方面的探索實踐。(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譚英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