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修不好,俄羅斯放棄唯一航母維修,中國和印度誰會接盤?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傳出驚人消息,服役超30年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可能徹底放棄維修。作為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的“姊妹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曾是蘇聯紅海軍的驕傲,這些年的命運可謂跌宕起伏,修了8年都沒修好。因為頻繁事故、經費短缺和技術老化,淪為船塢里的“燒錢巨獸”,如今卻淪為"修不起、用不了"的尷尬存在,俄羅斯似乎已經決定放棄。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軍事界炸開了鍋。中國和印度都將有可能接手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作為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俄羅斯一旦放棄繼續維修,這個曾以強大海軍傲視世界的國度,將瞬間淪為沒有航母的軍事大國,其戰略威懾力與遠洋投射能力必遭斷崖式下跌。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對俄羅斯而言,遠非一艘戰艦那么簡單。在俄羅斯龐大的軍事體系中,航母是海軍力量的核心支柱,是展示國家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象征。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前蘇聯紅海軍強大遺產僅存的碩果,是俄羅斯作為全球性海軍力量不容置疑的“門面”。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這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就成為了俄羅斯海軍在遠海的重要作戰平臺。有了它,俄羅斯海軍在面對北約的海上圍堵時,好歹能有個威懾力,在遠海作戰中也能有個移動的“海上機場”,為戰機提供起降平臺,讓俄羅斯的海空力量能更好地協同作戰。
對于俄羅斯這樣一個地跨歐亞大陸的大國來說,航母是其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能源運輸通道安全、參與國際維和與救援行動的重要工具。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曾多次執行任務,為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一定的聲譽。可如今,歲月侵蝕加之資金匱乏,讓這艘曾經威風凜凜的航母淪為“病秧子”。船塢里一躺就是八年,期間事故頻發,進度緩慢如蝸牛爬行,各種技術難題、供應鏈斷裂以及預算超支等問題纏身,硬生生把一場常規大修拖成了無底洞式的消耗戰。失去它,意味著俄羅斯海軍將永久失去遠海空中力量的核心支柱,戰略威懾力與大國形象遭受不可逆轉的重創。
可能有人會問,為啥這么多年過去了,俄羅斯還是只有“庫茲涅佐夫”號這一艘航母呢?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軍費投入大幅減少,導致航母的建造和維護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說白了,就是沒錢啊!航母這東西,建造和維護成本那都是天文數字,俄羅斯根本無力承擔新航母的建造費用。蘇聯解體后,航母建造基地尼古拉耶夫船廠劃歸烏克蘭,俄羅斯境內唯一能修大船的北德文斯克船廠專攻核潛艇,缺乏6萬噸級干船塢。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就存在一些質量問題,加上后續的維護保養不善,使得航母的故障頻發。俄羅斯國內的造船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缺乏先進的航母建造和維護技術,這也導致了航母的維修周期長、難度大。
據報道,俄羅斯國防部曾表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維修工作從2017年開始維修,已經進行了8年,本想著能讓它煥發第二春,但由于各種原因,至今仍未修好。蘇聯時期航母核心技術分散在烏克蘭、俄羅斯等多個加盟共和國,如今俄羅斯僅剩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廠具備部分維修能力,但缺乏關鍵設備生產鏈,因此俄羅斯在航母的維修上顯得有些有心無力。在8年維修期間,各種狀況百出,2018年承擔維修工作的浮動船塢沉沒,砸壞了航母甲板;2019年和2022年又接連發生火災。這些事故不僅讓維修工作一次次陷入停滯,還讓維修成本不斷攀升。再加上俄羅斯海軍內部始終存在“航母無用論”,認為在北約圍堵下,航母不如核潛艇實用。這種戰略猶豫導致維修資金時斷時續,8年累計投入僅相當于美軍一艘核潛艇的建造費用。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修了8年還沒有修好,俄羅斯會如何處理這艘航母呢?最體面的是“封存”,像美國小鷹號那樣停在摩爾曼斯克當訓練靶艦,偶爾開放給愛國游客打卡,既省錢又不丟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可能會選擇將其拆解或者出售,畢竟修了這么多年都修不好,再修下去可能也是個無底洞。如果選擇出售,那么中國和印度都將成為潛在的買家。印度媒體已經興奮高呼“只要1美元象征價”,印度一直渴望擁有自己的航母力量,并且已經在航母建造和運營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雖然老舊,但畢竟是一艘完整的航母,對于印度來說,如果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這艘航母,并進行改造升級,將有助于提升印度海軍的實力。
當俄羅斯放出“放棄維修”的消息后,中國網友也調侃“拖回大連改主題公園”。畢竟中國有改造瓦良格號的成功經驗,且遼寧艦與庫艦90%的結構相同。但別忘了,這艘船從鍋爐到管線全是30年前標準,真拖回去,維修費夠造半艘新山東艦。遼寧艦與庫茲涅佐夫雖是孿生,但靈魂早已分道揚鑣。中國已經吃透了蘇式航母的“坑”:蒸汽鍋爐、滑躍甲板、艦載指揮體系,每一步都交了學費。現在回頭再撿一艘技術落后、艦體老化的“兄弟艦”,除了情懷毫無價值。與其花錢買個教訓,不如把預算砸給076型兩棲攻擊艦,那才是真正面向未來的“無人機航母”。
俄羅斯在航母領域曾經是領先者,但隨著中國航母技術的不斷進步,俄羅斯的優勢正在逐漸減弱。如果中俄能夠合作,能否讓俄羅斯航母起死回生呢?盡管俄羅斯官方未提及,但民間曾出現“中國幫俄修航母”的猜測。俄羅斯對核心軍事技術轉讓向來謹慎,尤其在航母這種“國之重器”領域,是否愿意放下身段求助中國,仍是未知數。當年中國將瓦良格號改裝成了遼寧艦,開啟了中國航母的新篇章。中國用7年將“瓦良格號”從空殼變為作戰航母,積累了大量蘇聯航母改造經驗。即便中俄合作修復庫艦,其戰斗力也難以超越遼寧艦,性價比遠低于俄羅斯直接采購中國艦載設備、重建國產航母。
如果俄羅斯真的放棄維修“庫茲涅佐夫”號,失去了這唯一一艘航母,那俄羅斯還能算得上是海軍大國嗎?航母作為現代海戰的核心裝備,其戰略價值無可替代。俄羅斯失去唯一一艘航母,無疑會對其海軍實力造成重大打擊。俄羅斯茲涅佐夫號航母的隕落,對俄羅斯海軍是標志性的沉重打擊。沒有航母編隊支撐,俄羅斯在遠洋的存在感將大幅削弱,面對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腰桿子難免發軟。尤其在北極航線爭奪、地中海影響力維系等關鍵領域,缺少了航母這張王牌,俄羅斯的動作空間將被嚴重壓縮。從全球海軍格局看,俄羅斯將無可避免地進一步滑向“區域性海軍”定位,昔日與美國在大洋爭鋒的榮光已成追憶。失去唯一航母,俄羅斯將面臨更大的國際壓力,可能會被視為海軍實力的下降,其在全球海洋事務中的影響力也將顯著減弱。對于俄羅斯放棄唯一航母的維修,你有什么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