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道,加拿大財政部的公告像一顆炸彈砸進國際市場——自8月1日起,將對自美國以外國家進口的含有在中國熔化和澆鑄鋼鐵的產品征收25%的附加稅。
然而,加拿大沒想到,中方或將油菜籽訂單甩給澳大利亞,溫哥華港口堆積如山的油菜籽集裝箱突然沒了買家。這場貿易交鋒的速度和力度,讓所有人意識到:這次不是普通的貿易摩擦,而是一場精心計算的市場絞殺。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剛對加拿大鋼鋁恢復了50%的懲罰性關稅,白宮備忘錄里寫得明明白白:要么取消數字服務稅,要么等著所有輸美商品被加征35%關稅。加拿大議會嚇得立刻撤回數字稅法案,可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又補了一刀:"任何反制都會觸發全面制裁。"
這種情況下,加拿大政府的選擇不是硬剛美國,而是調轉槍口對中國鋼鐵加稅,這種操作連加拿大鋼鐵協會都看不下去了——他們的數據顯示,2024年加拿大進口鋼鐵里,中國產品只占不到10%,而美國貨占了50.1%。
中國這次的反擊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精準。沒有打口水仗,沒有層層抗議,直接掐住加拿大七寸。要知道,加拿大74%的油菜籽出口依賴中國市場;豬肉牛肉對華出口,是中國進口肉類第三大來源。
最讓加拿大農業部門崩潰的是中方的訂單轉向。薩斯卡通省的農場主們眼睜睜看著收割季的油菜籽爛在倉庫。這些連鎖反應根本不是加拿大政府預案里考慮過的。
特朗普(資料圖)
澳大利亞則撿了個大便宜。中方訂單覆蓋油菜籽、飼料谷物、脫殼豆類等十多個品類,讓澳洲農業部長在記者會上笑逐顏開。要知道2020年時中澳貿易還因政治摩擦跌入冰點,現在加拿大主動讓出市場份額,澳大利亞立刻指示簡化出口流程。這種對比讓加拿大國內炸了鍋。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澳兩國正就防止黑脛病傳播的植物檢疫要求達成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草案,澳大利亞將向中國試出口5批油菜籽,總量預計在15萬至25萬噸之間。
"我們似乎找到了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接下來需要通過實際運輸來驗證協議的執行效果。"
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在回應置評請求時表示:"這是一場建設性的政府間磋商,目前具體細節仍在商議中。"該部門強調,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以確保農產品貿易符合檢疫標準。
諷刺的是,加拿大對中國鋼鐵加稅的本意是保護本土鋼廠,結果卻給了美國企業趁火打劫的機會。美國鋼鐵公司2024年財報顯示,他們憑借對加50%的出口關稅保護,市場份額反而增長了23%。而加拿大本土鋼鐵廠的產能利用率卻跌到68%的十年最低點——因為加稅后中國原材料漲價,他們不得不轉向更貴的韓國和東南亞采購。"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回應更是往傷口上撒鹽。加拿大駐美大使館的沉默,暴露了這個國家在外交上的徹底被動——他們既不敢得罪美國,現在又失去了中國市場,剩下的只有國內愈演愈烈的民怨。
美國總統特朗普于7月10日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征35%關稅。這一決定引發加拿大商界強烈反應。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主席丹·凱利在接受專訪時指出,美方此舉已對加國企業經營造成嚴重沖擊,并導致商界對美信任度持續下滑。
數據顯示,加拿大經濟結構中98%的企業為中小企業。作為代表約10萬家中小企業的行業組織,CFIB今年4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受美加貿易摩擦影響,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中小企業正在調整經營策略,包括削減對美投資、轉向本土供應鏈及開拓國內市場,以規避潛在的貿易風險。凱利強調,這種趨勢反映出加拿大企業正在重新評估對美經貿關系的依賴程度。
回頭看加拿大這場鬧劇,加拿大政府犯的最大錯誤,就是誤判了21世紀貿易戰的規則。他們以為跟隨美國打壓中國能換來豁免,卻忘了中國早已不是新手——現在的反擊既有WTO法律武器的精準打擊,又有市場杠桿的靈活運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