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多家媒體7月24日報道了一起引發廣泛關注的司法案件:一名中國籍男子因不具備意大利語能力而被命令進行駕照“復審”(revisione della patente),他對此決定提出上訴,并最終在意大利拉齊奧大區行政法院(Tribunale Amministrativo Regionale del Lazio, 簡稱TAR)獲得勝訴。
案件可追溯至2023年。事發當日,該中國公民在駕駛自有車輛行駛于高速公路時,因引擎故障被迫在應急車道停車。意大利道路警察巡邏人員前來了解情況,發現其無法使用意大利語與執法人員交流,溝通完全依靠其同車的華人配偶。
道路警察隨后將情況記錄提交至阿斯科利車管局。該局據此認定當事人“不懂意大利語”,懷疑其是否仍符合駕照持有者的合格標準,遂決定啟動駕照復審程序。
該中國男子不服,首先提起行政復議,但被相關機關駁回。主管機關認為,即便其曾通過中文筆試并獲得駕照,但在實際考試過程中仍應具備對意大利語考試官指令的理解能力,方能完成駕駛技術評估。復議失敗后,他轉向阿斯科利市和平法庭提起訴訟,該庭因不具備主管權而拒絕受理。最終,當事人向馬爾凱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起訴對象為意大利基礎設施與交通部(Ministero delle Infrastrutture e dei Trasporti)及阿斯科利車管局。
馬爾凱行政法院在判決中指出,該中國公民于2010年在合法居住地依照當時有效規定取得駕照,順利通過中文筆試與實際道路考試。其取得駕照過程完全符合法律程序,不應適用后來取消中文考試的規定。此外,法院強調,意大利現行法律并不強制要求駕駛者掌握意大利語,因考試可選擇英語、法語或德語進行;再者,意大利道路標識系依國際標準符號設計,無需語言能力即可識別。
法院同時指出,該男子并未違反道路交通法規,亦未造成任何事故,且實際駕駛能力已在考試中獲得認證。因而,要求其進行駕照復審的行政決定缺乏合理依據,屬程序不當。
最終,法院判決撤銷復審決定,并責令公共管理機關承擔案件全部法律費用。
來源:意歐視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