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chuàng)制圖,版權所有
張碧晨能火,還得感謝電視劇幫她帶火啊。
歌曲,在影視劇沖擊屏幕的同時,逐步成了配料了。也就是說除非電影或電視劇火了,單獨一首歌曲想要火是有難度的。
一首歌很火,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看它是不是跨越年齡層的。比如10歲的小姑娘知道這首歌,然后70歲的老奶奶也知道這首歌。
那就證明這首歌火了。
可是要做到這一點,一首歌不能單獨火,得靠電視劇和電影。
什么時候10歲的小姑娘可以和70歲的老奶奶同看一部劇,那必須這部劇很火,反復在電視臺播放。
所以張碧晨是乘上了春風的。
《涼涼》來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年輪》來自《花千骨》。《不要忘記我愛你》來自《神犬小七》。
《籠》來自《消失的她》。《光的方向》來自《長歌行》。《如故》來自《周生如故》。《如初》來自《與鳳行》。
張碧晨本人作詞作曲的是《字字句句》。
《開往早晨的午夜》《舍得》和《字字句句》似乎不是電視劇的歌曲。
十首歌曲中,有兩首是汪蘇瀧作詞作曲。《年輪》這一首,以及《舍得》。
這說明了張碧晨是擅長演唱的人。
上面這么多電視劇,我看過《花千骨》。我依稀記得《花千骨》的電視劇改編在當時引起了原著黨的反感。
反正《花千骨》電視劇被罵了個狗血淋頭。所以我猜《花千骨》電視劇應該不是很尊重《花千骨》原著。
不過我沒有看《花千骨》原著,只能淺評一下《花千骨》電視劇。
很久以前看過,現在記憶都模糊了。我知道演《花千骨》的女主角的趙麗穎就是這么火的。可以說,沒有《花千骨》,趙麗穎不知道能不能火。
《花千骨》這部網絡小說,應該是網絡小說中的天王級明星作品。因為一談起網絡小說,必然要提《花千骨》的。
所以誰演《花千骨》,誰必火。當時的趙麗穎可能并不知道網絡小說中《花千骨》是神一般的存在。
或許正是不知道,趙麗穎的演出才打動了人心。
其實好長一段時間我不太明白為什么《花千骨》里的師生戀會受人追捧,特別是受女生追捧。
《花千骨》能火,真的是靠女生的追捧。但是這里面的感情是師生戀,不是正常向的男女戀。
我在不久前明白了,其實女生期待或者說理想的伴侶是自己的師父,但是相處不能是以師父對待徒弟的方式。
這是《花千骨》能火的原因。《花千骨》電視劇火了,順帶女主角火了,女主角火了,順帶里面的歌曲也火了,這就是《年輪》了。
如今張碧晨放棄演唱《年輪》了。版權之爭,常有的事啊。
還記得《春天里》這首歌,旭日陽剛天天唱,汪峰不答應了,還不是給收回了,是不是?
還有刀郎。這還真是師徒。刀郎也收回了好幾首云朵演唱的歌曲。剛好云朵唱的那幾首歌挺好聽的。
古早一點時期,好像沒出過這樣的事。要是梅艷芳的歌曲都被作詞作曲者收回了版權,那么梅艷芳要完蛋了,一首歌都唱不了了。或者說但凡是梅艷芳的代表作,她一首歌都唱不了了。
所以我覺得吧。一首好歌,應該是多方合作的結果。有人有好嗓音,有人有作曲才華,有人有作詞才華,多方合作,才能成就一首好歌。
目前,我覺得一個人做不到詞曲唱全部自己來。這樣的人是天才級別的歌手,本就屬于鳳毛麟角的存在,也是可以拿諾貝爾獎級別的存在。
不要像天才那樣對待歌曲。就像歌曲本身成了電影和電視劇的佐料一樣,并非主流,不過是娛樂圈的附產品,剛好火了。
所以團隊合作依然很重要,不要自己一個人所有工作都攬下來。我不覺得汪蘇瀧是這樣的天才。
有思想深度的人作詞,有音樂天分的人作曲,有嗓音和節(jié)奏天分的人唱歌,當然也需要專業(yè)出身的樂隊演奏,才能回到曾經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
(木田之光寫于2025年7月2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