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影像,本是定格時間的載體。但在慘絕人寰的暴行面前,它們是殘酷的倒影,更是歷史的刻痕。
7月25日,電影《南京照相館》正式公映。影片故事取材于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真實罪證影像,由申奧導演,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領銜主演。帶著此前6天點映的觀眾反響與票房,該片上映首日,已獲得豆瓣8.5分的評價;截至今天零點,全國超440萬人次觀眾走進電影院,貢獻1.57億元票房。
為什么那么多觀眾趕在公映前就買票觀影?又是為什么早早給出好評?答案就在真實的觀眾席。
坐標南京,網友徐三石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南京照相館》的上映具有特殊意義。他想向所有人推薦這部影片,無關籍貫,只談歷史,“每一張被沖洗出來的照片,都是黑暗的幸存者。它們沉默不語,卻比一切語言更能震顫心靈”。
在上海,工作日一場普普通通的下午場,沒有映后互動,沒有主創到場,但故事終了,無人離場。青年、孩子、老人,上座率近八成的影廳里,人們默默看著南京城今昔影像比對,看完長長的字幕滾動。
二戰相冊捐贈者埃文·凱爾也在第一時間觀影。“這部電影更像是對歷史的一次保存。”美國籍友人說,他從中讀取的重要信息,其實與他本人的信條一致,“保護歷史,保護影像,并把它傳播給全世界”——惟其如此,才能讓那些隱藏的黑暗無所遁形,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歷史的底片
1937年12月,南京城淪陷在侵華日軍的鐵蹄之下。血色封城,吉祥照相館的暗房成了幾個普通人的避難所。后來,更成了記錄歷史真相的陣地。《南京照相館》的故事圍繞這間小小的照相館展開。
影片的創意來源于真實歷史事件:1938年,在今天南京市的華東照相館內,時年15歲的照相館學徒羅瑾在沖洗日寇軍官送來的膠卷時,被底片上觸目驚心的暴行畫面所震驚——砍頭、活埋、奸淫……罪惡的瞬間讓年輕的羅瑾悲憤難平。他偷偷加洗了30余張照片,選出16張制成相冊,還在相冊封面畫上一幅圖:左上方是兩顆鮮紅的心臟,右下方一把利刃刺向心臟,鮮血直流,右上角寫了個大大的“恥”字。后來,相冊輾轉到了另一名愛國青年吳旋手中,他接力守護著珍貴影像。這份浸染著鮮血與勇氣的“京字第一號證據”,最終在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上,成為審判日軍戰犯谷壽夫的重要證據。
一個或許沒受到過太多教育的年輕人,在侵略者的屠刀面前,冒著生命危險秘密保存相冊,為歷史留存底片。這段往事深深觸動了主創團隊,《南京照相館》的故事脈絡即可概括為日軍拍照片,幾個普通的中國百姓洗照片、傳照片,把罪證、鐵證公之于世。
電影不僅從歷史的審判背后挖掘人的故事,更將那些記錄日軍滔天罪行的標志性歷史場景高度還原、克制地呈現:日軍進行“百人斬競賽”后猙獰合影,炫耀“戰功”;日軍攻占南京城后,在城門前“勝利”留影;城內街道尸橫遍野,無數百姓倒在血泊中;大量中國百姓被日軍驅趕至江邊屠殺,血染江水……
在導演申奧看來,照片本身是記載美好瞬間的,是人性的寄托,但在日本攻陷南京以后,照片卻變成了侵略的武器、炫耀的工具。這種從“記錄美好”到“淪為兇器”的轉變,是影片通過影像直擊歷史真相的關鍵。美術指導李安然說:“我們就是用這一張張歷史照片去一點點拼湊、還原劇本中的場景。但真實歷史遠比電影呈現更殘酷。”
不屈的民族
電報局的李小姐、柳樹巷8號的店家、廣安街37號的姜老板……對著滿墻照片,編號1213的郵差蘇柳昌脫口而出他們的名字,每一個具體鮮活的人,都暗示了那年那月南京城曾經的煙火氣、普通人曾經的安穩生活。但此刻的暗房里,阿昌、照相館老板老金他們目睹的卻是畢生噩夢——底片顯影的每一幀都是同胞的鮮血。
南京城破,幾個原本只想活命而避難于照相館的普通人,在目睹日軍殘忍的屠殺罪證后漸漸發現了“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南京照相館》采用“大歷史,小切口”的敘事模式,講述郵差阿昌等人從被迫替日軍攝影師沖洗照片,到逐漸覺醒、抗爭的過程。但影片沒有簡單地拔高他們,而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講述轉變的發生。
片中有一場戲,吉祥照相館的暗房里,阿昌正在洗膠片,龍套演員林毓秀走了進來,手里拿著自己跟胡蝶的合影,“你喜歡看電影嗎?你認識明星嗎?這個是胡蝶,這是我”。血色封城,可在這間臨時偷生的照相館里,普通人所想所念,也不過是生活、夢想。在申奧看來,照相館是座微縮的南京城,“吉祥”的名字升騰著平凡而動人的煙火氣,那是千家萬戶平安、順遂的樸素愿望,這里曾見證無數戰前南京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間,是侵略者的暴行吞噬了往昔的全部。導演認為,影片中的這些小人物,從單純想要活下去到一次次目睹殘忍屠殺后覺醒、反抗、捍衛家園,這種轉變其實是中國人骨子的基因,照見了一個不屈的民族是怎樣“站起來”的。
許多觀眾在片中“照相館里游歷大好河山”的一幕淚如雨下。老金給孩子、給年輕人依次放下畫布,北京故宮、上海城隍廟、武漢黃鶴樓、杭州柳浪聞鶯,最終畫面定格在萬里長城——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
一位網友的評論獲得高贊:“起初,日軍攝影師伊藤輕蔑地說‘支那人的照片不重要’,最后偏偏就是這些‘不重要’的照片底片摧毀了伊藤的精神防線。就像實施暴行的日寇根本不會想到,不被他們放在眼里的四萬萬普通中國民眾會抗爭,更會贏得最終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