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原本是電影《731》預映的日子。這部由趙林山執(zhí)導,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實力派演員主演的戰(zhàn)爭片,籌備11年,查閱8000頁解密檔案,還原了侵華日軍731部隊的暴行——活體解剖、細菌戰(zhàn)、凍傷實驗……每一個鏡頭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歷史真相。
然而,就在電影即將上映之際,網(wǎng)傳十萬封“家長聯(lián)名信”突然涌向監(jiān)管部門,理由出奇一致:“畫面太血腥,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破壞中日友好”。更詭異的是,這些投訴信被扒出大量重復IP和模板化措辭,明顯是有組織的行為。
網(wǎng)友怒了:“日本人都沒跳這么高,怎么‘自己人’先急了?”
誰在害怕《731》?
1. “保護孩子”還是掩蓋歷史?
投訴者高舉“保護青少年”大旗,可奇怪的是——電影壓根沒公映,他們怎么知道“血腥”?更何況,預告片已明確標注“18歲以下謹慎觀看”,影院也有權(quán)限制觀影年齡。這種未看先罵的操作,像極了“捂嘴式舉報”。
有網(wǎng)友犀利吐槽:“按這邏輯,《南京大屠殺檔案》也該鎖進保險柜,免得‘嚇到孩子’?”
2. 外務(wù)省急了?日本網(wǎng)民要求改名“防疫部隊”
更魔幻的是,日本外務(wù)省竟連發(fā)23條外交抗議,要求中國“慎重上映”。某些日本網(wǎng)民甚至試圖洗白731部隊,稱其為“醫(yī)療單位”,建議電影改名《防疫部隊》。
導演趙林山曾回應:“我們不是煽動仇恨,而是還原人性救贖。”可顯然,有人連“還原”都受不了。
3. 資本圍獵:商業(yè)片擠壓歷史真相
暑期檔廝殺激烈,《羅小黑戰(zhàn)記2》《長安的荔枝》砸錢宣發(fā),而《731》卻“裸奔”——零路演、零票補、零點映,連發(fā)行方都未明確。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題材敏感,回本風險高,資本不愿碰。”
于是,歷史真相在“票房至上”的規(guī)則下,成了犧牲品。
撤檔疑云:9月3日能順利上映嗎?
7月26日,某博主爆料:“影院接到通知,《731》因投訴撤檔至9月3日后。”雖未獲官方證實,但電影至今未開預售,專資辦系統(tǒng)也查無此片。
諷刺的是,9月3日正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若真延期,倒像一場黑色幽默——有人拼命想捂住的歷史,偏要在最該被銘記的日子上映。
歷史不是恐怖片,遺忘才是
94歲的日本老兵清水英男跪在哈爾濱“謝罪碑”前,顫抖著說:“日本政府不謝罪,我只能親自贖罪。”而另一邊,中國網(wǎng)友卻在為一部電影該不該上映吵翻天。
731部隊的暴行有多殘忍?軍醫(yī)田村良雄的日記記載:他們給15歲少年注射肌肉松弛劑,在其清醒狀態(tài)下剖腹取心,像“評價豬肉”般討論器官。這樣的歷史,不該被“太血腥”的借口掩埋。
正如網(wǎng)友所說:“歷史不是恐怖片,遺忘才是真正的背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