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4日,印度北方邦警方的一則通報揭開了一場持續近十年的荒誕騙局:47歲男子哈什?瓦德汗?賈因因開設假大使館被捕。這個自稱“威斯塔克迪卡大公國駐印大使”的詐騙犯,竟在印度首都圈核心地帶堂而皇之地運營“外交機構”近十年,直到2024年才被警方識破,其涉案規模與持續時間令國際社會咋舌。
從雙層平房到“外交堡壘”的騙局構建
賈因的詐騙帝國始于2016年。他在北方邦加濟阿巴德租下一棟雙層平房,懸掛自制的“國徽”與“國旗”,將其改造為“威斯塔克迪卡大公國大使館”。為營造真實感,他雇傭4名“工作人員”,配備4輛懸掛非法外交牌照的豪車,甚至偽造與多國領導人的合影照片,堂而皇之地以“外交使團”名義開展活動。
警方調查顯示,這個假大使館的“業務范圍”廣泛得驚人:以辦理虛擬國家“護照”、提供海外高薪工作為由,向急于出國的民眾收取高額費用;偽造印度外交部及36國印章,炮制“外交文件”;甚至以“國際組織顧問”身份參與地方商會活動。截至被捕時,賈因已騙取450萬印度盧比(約合37萬元人民幣)及大量外幣,查獲的18個外交車牌和12本假護照,見證了這場騙局的囂張程度。
十年不被識破的荒誕邏輯
這場漏洞百出的騙局能持續近十年,暴露出印度治理體系的多重荒誕。賈因聲稱代表的“威斯塔克迪卡大公國”,實為網絡上虛構的“micronation”(微型國家),既未被聯合國承認,也無任何主權國家與之建交。但他僅憑偽造的MBA學歷、虛構的“實業家父親”身份,就騙過了無數民眾與地方機構。
更值得玩味的是,假大使館運營期間,四輛懸掛外交牌照的豪車長期在德里-加濟阿巴德城市群穿梭,卻從未被交通部門核查;其在社交媒體發布的“外交活動”照片,甚至被地方媒體當作國際新聞轉載。北方邦特別工作組警官蘇希爾?古勒坦言:“若不是有受害者舉報投資被騙,這個騙局可能還在繼續?!?/p>
制度失靈與主權意識的雙重缺失
根據印度《外交特權法》,外國使團必須經外交部認證并登記,但賈因的假大使館從未備案,卻能在警方眼皮底下存在十年。這與印度基層執法部門“不告不理”的惰性、跨部門信息壁壘密切相關——外交部、內政部、警方的數據庫互不聯通,讓騙子有機可乘。
更深層的問題在于民眾對“外交特權”的盲目迷信與制度敬畏感的缺失。在印度,外交牌照意味著免交過路費、不受交通違章處罰,這種“特權象征”成為賈因行騙的利器。而急于通過非正常渠道出國的底層民眾,面對“大使館”的招牌時,往往放棄基本的核實意識。正如印度專欄作家普拉卡什?梅農所言:“當一個國家的普通人相信‘花錢能買外交身份’,說明制度公信力已出現裂痕?!?/p>
事件曝光后,印度中央政府罕見地發表聲明,稱其“侵犯國家主權”。但輿論更關注的是:為何一個連虛構國家都能騙過執法系統的社會,能容忍如此荒誕的騙局橫行十年?這場假大使館鬧劇,與其說是個人詐騙的成功,不如說是印度治理體系給世界留下的一則黑色寓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