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 長按復制 836712157 打開支付寶搜索領取.100%成功!
7月25日,廣州越秀區楊箕社區通報發現基孔肯雅熱病例,社區已迅速開展全面滅蚊工作,并提醒居民提高警惕,做好個人防護。
7月25日下午,廣州市公共衛生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通知,7月26日至8月1日,廣州將開展防蚊滅蚊攻堅行動周活動,努力降低蚊媒密度,嚴防蚊媒傳染病擴散蔓延。
通知指出,按照省愛衛會的工作安排,7月26日至8月1日開展為期一周的廣州全市防蚊滅蚊攻堅行動周活動。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工作責任到人,采取統一高效防蚊滅蚊措施,聚焦房前屋后、垃圾中轉站、閑置地塊和管理盲點盲區等蚊蟲孳生地,強化環境衛生整治,積極動員家家戶戶翻盆倒罐、清除積水,加大對醫療衛生機構、托幼機構、養老院、建筑工地、再生資源回收站點等重點場所消殺頻次和力度,從源頭阻斷疾病傳播鏈。
通知要求,各區各單位要認真落實政府、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發揮率先示范作用,持續組織本單位和下屬單位、管理服務行業單位共同開展防蚊滅蚊防控蚊媒傳染病行動。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要繼續加大公共外環境環衛保潔力度,尤其是要強化內街小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部位和垃圾收集轉運站點的垃圾、雜物、衛生死角和積水清理力度;其他成員單位要依照管轄范圍,徹底清除街巷、綠化帶和花壇、公園廣場、旅游景點、港口、火車站、汽車站、醫療機構、學校、體育場館、農貿市場、機動車維修站、再生資源回收站、下水道、地下停車場、涌河及鐵路沿線等衛生死角和積水,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從源頭上消除蚊媒孳生地。
圖片/?視覺中國
通知要求,住建、林業園林、文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民政、交通運輸、市場監管、水務、農業農村等部門,將在近期組織開展一次全行業的培訓活動,開展防控登革熱、基孔肯亞熱和防蚊滅蚊技能培訓。
鑒于廣州及周邊城市的蚊媒傳染病疫情形勢,各區要加強人財物等后勤保障,指導街鎮病媒生物防制站動態儲備不少于一個月用量的滅蚊藥物,配備與工作需要相匹配的滅蚊器械,確保在蚊蟲高發期能夠迅速、有效地開展防控工作;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街鎮,要提前做好應急力量儲備。
通知要求,通過有針對性地加強防蚊滅蚊和防控登革熱、基孔肯亞熱等蚊媒傳染病的知識宣傳普及,增強群眾滅蚊防蚊、預防疾病的意識,提高自我防病能力。街鎮充分發揮黨建示范引領作用,適時組織開展黨員入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引領社區居民動態清除身邊的蚊媒孳生地,切實維護左鄰右舍及自身健康安全,以實際行動踐行“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
新聞多看點
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日前在巴西巴拉那州庫里蒂巴健康科技園建成
科技日報報道稱,工廠每周能生產1億枚蚊卵。巴西希望該工廠能為防止登革熱等蚊媒疾病的傳播找到一條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徑。
圖源:新華社
蚊子工廠專門生產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埃及伊蚊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近年研究表明,沃爾巴克氏菌在埃及伊蚊體內可阻止上述蟲媒病毒的繁殖,同時使攜帶這種細菌的蚊子比未攜帶的蚊子具有繁殖優勢。沃爾巴克氏菌存在于全球超過一半昆蟲體內,但原生埃及伊蚊體內沒有這種細菌。經過多年研究,科學家已能安全繁殖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
蚊子工廠生產的帶菌埃及伊蚊釋放到自然環境后,將與野生埃及伊蚊種群交配,繁殖產生攜帶細菌的后代。隨著帶菌埃及伊蚊占比不斷擴大,登革熱、基孔肯雅病或寨卡病毒傳播給人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巴西衛生部蟲媒病毒監測工作組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28日,巴西2024年共記錄了6484890例登革熱病例,其中5972人死亡,兩項數據均為近40年來的最高值。
巴西衛生部的報告還顯示,去年巴西登革熱發病率為每10萬居民3193.5例,55%的感染者為女性。感染者年齡段主要集中在20至29歲,其后是30至39歲和40至49歲。
巴西是全球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重災區,每年引起數百萬人染病及上千人死亡。從2012年巴西開始研究利用該方法防止蚊媒疾病,并于2014年開始試點釋放帶菌埃及伊蚊。巴西希望最大蚊子工廠的建成能大幅減少蚊媒病毒病例數量,以降低巴西人口感染病毒的風險。
廣東也有“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術
在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峽石村,有一群“專業放蚊子”的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預防登革熱。
去年10月,在綠植豐富的沿江路段,奚志勇“以蚊治蚊”團隊研究員甘任賢從便攜式冰箱里取出一個透明塑料盒說,“這里大約有3萬只雄蚊,隨著溫度回升,它們很快會活躍起來。”
與普通蚊子不同,它們是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的雄性白紋伊蚊,甘任賢稱之為“益蚊”,也叫“絕育雄蚊”。
“村里叮咬人的蚊子有多種。其中,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是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的元兇。”甘任賢介紹,“‘以蚊治蚊’的策略主要是減少白紋伊蚊的數量。”
“我們的蚊子工廠成功創建了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人工轉染品系。經過精細的雌雄分離流程,我們篩選出了雄蚊,當這些雄蚊與野外的白紋伊蚊雌蚊進行交配后,雌蚊所產的卵將無法成功孵化,進而無法發育成為成蚊。因此將這些雄蚊命名為‘益蚊’。”
甘任賢解釋道,“由于雄蚊不叮人、不吸血,因此可以通過長期投放益蚊,來大大降低白紋伊蚊種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熱的傳播。”
通過持續的監測和數據分析發現,村里白紋伊蚊的數量明顯下降,控制率最高時達到98%。根據團隊長期監測顯示,村內白紋伊蚊的控制率常態化超過90%。
2018年10月,峽石村“以蚊治蚊”項目還吸引了美國、印度、泰國等多國專家學者組團前來調研。
佛山市順德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627例
7月8日,佛山市順德區監測發現一起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
據微信公眾號“健康順德”消息,截至2025年7月24日,佛山市順德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627例,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均為輕癥病例。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此前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提醒,廣州存在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風險。
據了解,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花蚊)叮咬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染。目前,預防該病毒的關鍵在于防蚊滅蚊。
添加族叔微信好友
獲取最新城市動態
平時遇見的各種
新鮮事兒、突發事兒、煩惱事兒
也歡迎大家第一時間告訴我們~
“天津族”整理自津事、視覺中國、新華社、廣州疾控i健康、網絡,侵權請告知刪除。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