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東站改造規劃是粵港澳大灣區鐵路樞紐能級提升的核心工程,旨在將其打造為集高鐵、城際、地鐵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
根據最新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改造后站場規模將從 7 臺 16 線升級為 14 臺 24 線(地面場 8 臺 14 線、地下場 6 臺 10 線),建筑規模達 56 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超 8000 萬人次的需求。
雙層車場與高鐵直達
采用 “地面 + 地下貫通車場” 設計,地面場承接既有廣深鐵路、廣九直通車等線路,地下場引入廣汕高鐵、贛深高鐵、廣珠(澳)高鐵等 8 條高鐵線路,實現高鐵列車直接進入中心城區。
新建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工程(全長約 30 公里,設計時速 200 公里)作為配套線路,將打通高鐵進城 “最后一公里”,強化廣州與東莞、惠州等城市的通勤效率。
智能化與綠色設計
站房將引入人臉識別、智能導航等智慧系統,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同時,采用玻璃幕墻、“光的天幕” 等設計,通過樹柱結構和金屬遮陽簾實現自然采光與遮陽平衡,兼顧節能與美學。配套建設雨水回收系統、太陽能板等綠色設施,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多式聯運與站城融合
整合地鐵 1 號線、3 號線、11 號線、18 號線及規劃中的 37 號線,形成五線交匯樞紐。同步實施投資 12.1 億元的換乘大廳工程,優化地上地下交通流線,減少換乘時間。周邊規劃以 TOD 模式開發,配套商業綜合體、步行廣場等,推動樞紐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
實施計劃與意義
項目于 2025 年 6 月完成可研批復,初步設計已通過審查,計劃年內開工,2030 年左右建成。
建成后,廣州東站將成為大灣區 “軌道心臟”,日均客流預計達 22 萬人次,顯著提升東向通道能力,加速 “軌道上的大灣區” 建設。
同時,廣汕高鐵等線路的引入將縮短粵東與廣州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例如汕尾至珠江新城行程可縮短 40% 以上,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對此大家怎么看?歡迎評論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