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種觀點,我們舉一個參照的例子。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重用諸葛亮,讓諸葛亮管軍事、外交、民政。諸葛亮做得都特別棒,最后劉備讓諸葛亮當軍師。
劉備用的另一個高人,是龐統,但他讓龐統去做耒陽縣令。結果龐統去了,整天喝酒、聊天、打牌、上網,半夜起來去打游戲,天亮睡個小懶覺,過得滋潤著呢!
后來,張飛來檢查工作,發現整個縣里烏煙瘴氣,所有的工作都被耽誤了。張飛回去,狠狠地在劉備面前奏了龐統一本。劉備不是一般人,心想這個人才,在我這不起作用,到別人那兒萬一起作用怎么辦,我用不了,對我是威脅。于是,就準備對龐統下手了。
看到這種危險趨勢以后,魯肅和諸葛亮,這兩個工作介紹人站出來,跟劉備解釋,替龐統講道理,說龐氏原是萬里之才,但他做不了百里之事。他是一個戰略型人才,但他不是技術型人才。你要讓他當三軍參謀,當副軍師,跟著你守邊疆、打敵人、穩定天下、研究戰略,他很好;你要讓他當分公司總經理,讓他管一個小公司,他搞不了這個。
后來劉備果然把龐統提拔成副軍師,入川的時候,龐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龐統身上,我們就看到了一種特殊的人才。諸葛亮這種人才在哪個崗位上都有業績,這是職業適應性特別好的人才,你翻開他的簡歷,過去全是光榮,處處都有業績。而龐統這種人才,你翻開他的簡歷,全是缺點,全是不足,這是職業適應性特別專的人才。他只能把一個崗位干好,別的崗位干不好,你要把他安排在別的崗位上,他出了錯誤,有了毛病,并不是他沒能力,而是你安排得不對,這叫能崗不匹配。
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力資源領域也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有一種人才,既能掃一屋,也能掃天下,這種人才是諸葛亮型人才,大事小事都做得好,兢兢業業,當然我們歡迎這樣的人才,但是這樣的人才太少。對這種人,要既給榮譽、待遇,也給權力。
還有一種人才,就是只能掃一屋,不能掃天下,你讓他干小事,他兢兢業業,打字打得棒,寫字寫得好,端茶倒水及時,通風報信準確。但這種人,你要把他提拔到掃天下的位置,他干不了。所以很多過去表現很好的人,還得看他的職業適應性。那這些人能不能當領導?
不一定,他有態度,但不一定有能力,你要強制性地把他提拔到領導的位置,他就有可能耽誤公司的發展。所以對只能掃一屋,不能掃天下的人,你可以給榮譽、給待遇,但是不能給權力。
第三種人才是最具挑戰性的,只能掃天下,不能掃一屋。像龐統就屬于這種人。你給他天下大事,他做得特別棒;你給他小事,他做得很爛。這種人可能過去掃屋子,業績上有一大堆漏洞。但是如果你把他給拿下,就浪費了人才,錯過了機會。這種人才,是我們特別容易忽視、特別容易冤枉的,而且很多人都是這種類型。
于是我們就得出一個結論,像龐統、楊雄、石秀這種團隊成員,在過去的崗位上,有了毛病,出了問題,犯了錯誤,要不要把他們清理出隊伍?要不要開除?要不要批評?要不要拿下?
不要。作為團隊領導,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此人在人事安排上,是不是缺乏針對性,是不是安排得不對。用人不能一棒子打死,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有豐富的眼光和視角。一個有缺點、有毛病的人才,如果你不考慮安排針對性崗位,可能把人家給冤枉了,考慮了安排的針對性,換個崗位,他就出業績。當會計當不好,當戰略部主管可能當得很好;當助理當不好,當總經理可能當得很好;做小事做不好,做大事可能做得不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