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三國演義》的時候,覺得劉備發動討伐東吳的策略是錯誤的,如果沒有夷陵之戰,蜀漢的精英不死,諸葛亮后期也不會打得那么辛苦。
后來覺得劉備完全是正確的,他唯一的錯誤就是發動夷陵之戰的時間有點晚,如果早個幾年發動,情況會完全不同。
中國歷史五千年,安徽以一個省級單位存在的歷史不到400年,而且安徽的名字由來是安慶府和徽州府各取一字,這兩個府都在安徽的最南邊,這說明當年安徽主要就是靠長江沿線的地方,其他地方不重要。
導致這種情況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黃河,以前安徽北部就是黃河泛濫的地方,現在江蘇鹽城在那時候還是大海,從河南到長江邊的幾百公里得不到沿途補給,仗不好打。因此,曹操要打孫權,必須要先往西打下襄陽,襄陽靠著漢江,從漢江坐船到武漢,很方便運送糧草輜重。赤壁之戰就在武漢上游100多公里的赤壁打的。
關羽要去打樊城,曹魏擔心,其實東吳也擔心。一旦漢水的咽喉被關羽控制,劉備這邊就沒有了曹魏的威脅,如果劉備從四川順江而下,直取東吳,孫權怎么辦?
50年之后西晉滅吳,杜預就是這么干的,因此,對東吳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誰控制了中原,而是誰控制了襄陽和武漢。在這種壓力之下,派誰駐守荊州一直是東吳的大事,孫權有段時間遷都武漢,也是基于安全考慮。
再往后,南北朝時期的南北戰爭,隋朝統一天下,蒙古滅宋,甚至民國時期的北伐,荊州都是主戰場,朱元璋在北伐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滅盤踞華中的陳友諒,剪除威脅。就算是東吳和曹魏的主要戰爭也是在東吳占領荊州之后爆發的。
所以孫劉聯盟其實是偽命題,孫權和劉備的矛盾遠大于和曹操的矛盾,所以赤壁之戰爆發之前,東吳內部以張昭為首的本地派極力主張投降曹操,反對劉備。
現在這種情況其實也適合美國和它的盟友。
劉備要打下曹魏,阻力太大了,北方沒有發生大災,劉備打曹操不符合天時。蜀道難走,不符合地利,北方被統一多年,人心已定,北伐其實不符合人和,天時地利人和,蜀漢一條不占,如何能贏。
這就好比美國打我們,工業沒我們強,這是硬實力不夠。孤懸北美,想要在歐亞大陸和我們競爭,成本高,沒有地理優勢,內部斗爭激烈,人心不和。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打敗我們,完全沒有可能。
美國聯合歐盟日韓一起對抗中國,就好像劉備聯合東吳對抗曹魏,很難獲勝。劉備需要先把東吳滅了,剪除荊州的腹背之敵,才可以全力出擊。
美國需要把盟友的人才,資金和技術全部搜刮了,鞏固美國本土的實力,削弱盟友的力量,才可以抵抗中國。這幾年歐洲右翼勢力抬頭,有一些國家甚至公開反對美國,韓國極度親美的尹錫悅已經被關押,日本對美國頗有微詞,澳大利亞在中國軍艦的敲打之下也變得老實很多。
如果它們也來一個白衣渡江,對美國就是巨大的傷害。今年德國大選要 是 魏德爾獲勝會怎么樣?是不是就相當于白衣渡江。
劉備打東吳,不符合道義,所以借著關羽被殺這個名義就可以了,只可惜他大意了。美國收割盟友,這也不符合道義,所以特朗普來做最合適,因為所有人都把他當成瘋子。收割成功,美國獲利,收割失敗,讓特朗普背鍋,怎么做都對。
周三,特朗普宣布和日本達成關稅協議,對日本商品加征15%的關稅,日本未來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收益的九成歸美國,同時白宮還宣布日本要大幅增加美國大米的進口量,這會讓日本首先承受巨大壓力。
這種協議會促使制造業從日本跑去美國,日本如果要保住制造業,就需要日元貶值,這又會推高日本通脹,通脹一高,日本央行會加息,一旦加息,就會增加日本制造業的成本,還會讓日元升值。
日元一會升值一會貶值,這個邏輯非常亂,就好像一個人有多種疾病,怎么治都沒用,找不到病根就無法治好,這個病根就在美國。
當年的《廣場協議》本質上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協議,美國用政治的手段要求日本開放市場,打壓本土半導體企業,后來美國半導體崛起,日本半導體衰落就是源自于此。
現在美國又用政治手段要求日本企業把市場讓給美國企業,日本沒辦法不妥協,不要說軍事,就是用市場手段也可以,日本市場規模不夠大,無法反抗美國。所以最終日本制造業會完蛋,有些市場競爭不過中國企業,有些市場被美國政治打擊,最后日本企業會出現倒閉潮。
從結果上來說,這次的關稅協議和當年的廣場協議是一樣的,都是把市場讓給美國。
沒有了中國市場,其他市場又被中國企業打擊,現在逐步丟失美國市場, 在這種大趨勢下,日本將來會走向高利率,高通脹,貨幣大貶值,失業率低,工資增長低于物價增長,色情業更加發達的魔幻困境。當工業無法帶來利潤的時候,服務業一定會崛起,當然,日本不會像烏克蘭那樣淪為歐洲子宮,但是日本步菲律賓的后塵,輸出女傭其實不算很意外的結果。
日本之后就是韓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這些傳統盟友。歸根到底就是一條,美國這些年失血太嚴重了,不補血就會內爆,誰是最容易獲取的血包,就對誰下手。
其實這樣對我們也挺好的,對西方那些國家來說,只有狠狠地打擊,把它們收割干凈,他們才會改變。就算美國把它們割干凈了,美國的困局也沒有辦法改變,只能是多活幾年而已。
最近一段時間日元的貶值又開始抬頭,美元兌日元到200真不是問題,就算日本央行加息也沒用。相比于美元,人民幣對日元的升值幅度會更大。
最近國內開始反內卷行動,這個行動會壓縮產能,產能下來之后,物價就會走高,擺脫通縮的威脅之后,央行降息的動力就沒有了,資本會從全世界大量涌入中國,把人民幣價格推上去,也就是人民幣相對于美元開始升值,而日元兌美元貶值,最終人民幣兌日元的價格會突破2022年歷史最高的22塊錢,25塊都止不住。
特朗普一定會想辦法逼迫美聯儲大幅降息,因為這會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現在中國生產力這么強大,美國必須要想方設法的降低企業負擔,要不然美國企業根本無法生存,這也會促使人民幣大幅升值。
現在中國出口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歐美國家已經沒有辦法在市場層面抵抗我們,不得不采用政治打壓的手段遏制中國商品在西方的發 展,也就是說繼續讓人民幣貶值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未來的重點是國內,這幾年生產力發展太快了,讓貿易順差急速擴大,但是也帶來了國內失業率走高的問題,我以前多次說過需要調整生產關系,現在越來越迫切了。
國內反內卷只是一個開始,這其實也是生產關系調整的一個步驟,這個過程不會是一陣風,會持續很長時間。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