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全球安全局勢陡然收緊。聯合國難民署數據顯示,東烏戰區流離失所人口突破320萬,全球主要軍事智庫警告,紅軍城陷落與烏克蘭國內軍心巨震疊加,可能引爆自2014年以來最嚴重的地區安全危機。美國國會最新報告直指:“烏克蘭當前的軍政危機,已達不可控邊緣。”一場關于紅軍城與基輔命運的大戲正轟然上演。
40次沖鋒背后的戰略博弈
頓涅茨克州西部的紅軍城,被許多西方分析師稱為“烏東防線的心臟”。它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都市,但卻是整個烏克蘭東部補給和軍工體系最重要的交通節點之一。2025年7月22日,俄軍在公開宣布已集結16萬兵力的同時,發動了罕見高頻次的地面沖鋒。根據歐盟安全委員會公布的衛星監控數據,當天俄軍對紅軍城實施了40次分批次沖擊,配合無人機、巡飛彈和炮兵“多軸聯動”,成功突破烏軍既有防線。
俄軍攻勢異常迅猛,短時間內控制了城市北部與西部交通樞紐,并切斷了通往新沙霍沃和羅金西克村的所有主要補給線。俄方宣稱,首日作戰共殲滅烏軍1180人并俘獲大量裝備。雖然烏克蘭方面對傷亡數據未予證實,但烏武裝力量總司令瑟爾斯基在社交媒體上承認,紅軍城“部分陣地出現重大失守”,并緊急下令調動第155機械化旅和第68特種旅增援。
衛星圖像證實,紅軍城南部多處街區在火力覆蓋下已化為廢墟。烏軍多次嘗試重整陣線,但因前線情報系統混亂,發生多起誤傷事件。烏軍內部一度出現“自家人向自家陣地射擊”的混亂局面,組織指揮能力遭受沉重打擊。
烏克蘭軍政系統裂痕加劇
戰場失利的同時,烏克蘭后方的政治與軍事系統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動蕩。2025年7月24日,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局長馬柳克下令逮捕國民衛隊副司令比盧斯準將,理由是“涉嫌腐敗與瀆職”。據《基輔郵報》報道,這一舉動迅速在國民衛隊內部引發強烈反彈,至少10萬名官兵集結,公開表示拒絕執行基輔當局命令。多支部隊甚至揚言“集結向首都進軍”,一度令烏克蘭內政部高度緊張。
國民衛隊的骨干成員大多來自2014年東烏沖突的志愿軍和退伍老兵,他們對基輔的信任度本就不高。5月以來,已有6名軍方高層因反腐被調查,基層官兵普遍認為“反腐行動針對性過強”,加劇了軍心動蕩。內政部長克利緬科多次前往軍營安撫,效果甚微。
與此同時,烏克蘭軍政高層爆出“親俄”疑云。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被國內輿論指控其家屬在莫斯科治病,并有大額匯款記錄。更有媒體曝光其子曾在俄駐澳大使館“發表不當言論”,輿論場風暴愈演愈烈。多家烏克蘭主流媒體評論稱,前線失利與高層信任危機疊加,已經讓軍隊神經極度緊繃。
社會沸點與西方困局
7月下旬,基輔街頭再次爆發大規模抗議潮。民間數據顯示,單日集會人數一度突破6萬人。導火索是澤連斯基簽署的新反腐法案,被外界解讀為“總檢察長可繞過獨立反腐機構直接干預案件”。大量民眾認為這是削弱反腐體系,甚至是對軍政高層利益輸送的“開綠燈”。
民調機構“Rating Group”發布的最新全國調查顯示,超過62%的烏克蘭受訪者表達了對當前政府“不割地不和談”方針的質疑,更多人傾向于“立即停火、優先穩定國內”。但澤連斯基團隊在公開場合依然堅持“絕不妥協”的強硬路線,試圖通過加強武器采購與西方援助來扭轉戰局。
然而,西方援助的實際到位速度遠不及預期。根據《金融時報》統計,2025年第二季度美國及歐盟對烏軍事資金撥付僅完成承諾總額的53%,彈藥和重型裝備短缺問題不斷惡化。烏克蘭國防預算已逼近GDP的46%,國家債務高達GDP的156%,財政赤字創新高。專家分析,烏克蘭“賣礦換武器”的政策雖然短期內緩解了裝備壓力,但長期來看帶來勞工與資源流失,社會不滿情緒持續升溫。
前線風暴與后方裂變
紅軍城的攻防戰無疑是烏東戰場的轉折點。俄軍在短期內通過高密度沖鋒與多樣化戰術,成功撕開了烏軍防線的“命門”。有分析認為,紅軍城如果徹底失守,俄軍不僅能夠打通頓涅茨克六大城市的后勤鏈,還將直接威脅臨時州府克拉馬托爾斯克,甚至有望沿T0515與E50公路向第聶伯羅州推進。
烏軍被動防守的情況下,后勤補給線已經頻繁中斷。武勒達爾、康斯坦丁諾夫卡等地的物資運輸受到嚴重影響,多地傳出“彈藥分發不足”的前線通訊。紅軍城作為整個烏東防線的“樞紐”,一旦全面淪陷,整個頓涅茨克方向的烏軍集群將處于腹背受敵的極端被動境地。
與此同時,國民衛隊的分裂危機不斷發酵。10萬大軍集結,部分基層部隊公開表示“只聽從本地指揮官調遣”,對基輔當局命令陽奉陰違。軍事專家普遍認為,一旦國民衛隊抗命事態失控,烏克蘭或將面臨自獨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軍內分裂風險”。俄軍有可能趁機發動更大規模的多線推進,基輔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戰略焦點。
懸念未解,動蕩未止
7月末,紅軍城的硝煙尚未散去,基輔政壇的危機警報聲卻已愈發刺耳。俄烏雙方在伊斯坦布爾進行的第三輪談判,僅持續40分鐘便無果而終,除了交換戰俘和歸還遺體外毫無實質進展。俄羅斯方面態度強硬,克里姆林宮認為“此時停火只會讓烏克蘭恢復元氣,未來戰事更難打”,而烏克蘭政權則力圖以談判換取喘息之機。
西方情報界普遍認為,俄軍正試圖以“戰場連續壓力”逼迫烏克蘭讓步,而烏克蘭國內的軍政裂痕、財政困境和社會分裂正在“同步惡化”。未來數月,紅軍城是否會徹底易手?國民衛隊的10萬官兵會否真正調轉槍口?基輔政權能否經受住這場軍心與國運的雙重考驗?所有答案,尚未揭曉。
參考資料:俄烏舉行第三輪直接談判:烏提議兩國領導人直接會晤,俄方列出條件
2025-07-25 06:57·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