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以“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為目標,組織青年學生分赴雙鴨山、密山、同江等地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學子深入基層一線,在傳承紅色基因、守護綠水青山、服務鄉村振興、開展愛心支教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家國情懷潤初心,信仰鑄魂育新人。各實踐團隊創新形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紅色基因深植青年心靈?!扒嗄晗蠕h志愿行”社會服務踐行團在雙鴨山抗聯密營遺址開展沉浸式情景思政課,通過敬獻鮮花、微宣講等活動傳承抗戰精神;“沃野青行”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密山老航校紀念館,拜訪抗美援朝老兵,深入挖掘抗戰精神內涵,并以此為核心開展主題宣講活動,讓紅色故事與革命精神在基層廣泛傳播;“情暖童心”社會服務踐行團在繁華社區開展主題思政課,通過講述愛國主義故事,幫助中小學生深刻理解新時代使命,激勵他們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各團隊還通過組織觀影、手抄報創作、重溫入黨誓詞等豐富形式,引導青年學子在實地參觀、情景體驗中深化家國情懷,以精神傳承賦能青春擔當,讓青年學子在紅色基因浸潤中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真正將“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勇擔使命,砥礪前行。
守護青山凝綠意,踐行理念綻芳華。學院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凝聚青春力量?!扒嗄晗蠕h志愿行”社會服務踐行團在雙鴨山集賢縣七星山森林公園和饒河縣小南山公園開展環保志愿服務。隊員們通過垃圾分類清理、環保知識宣傳等行動,用實際行動美化公共環境,生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綠色發展理念在實踐中落地生根。在密山興凱湖博物館參觀期間,“沃野青行”鄉村振興促進團系統了解濕地保護的顯著成果,直觀感受生態修復的實踐成效,進一步深化了對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的認知。
深耕沃野助振興,青春賦能新圖景。學院積極探索“互聯網+農業”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拔忠扒嘈小编l村振興促進團在密山白魚灣鎮開展助農直播活動,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化身“新農人主播”,憑借跨文化傳播技巧推廣當地魚皮畫非遺產品,直播間觀看量突破萬人次,有效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同時,團隊深入密山多個村鎮,實地考察智能農業大棚、白鵝養殖基地、“鴨稻共作”生態農場等,調研產業融合、科技創新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路徑;還走進蔬菜集散基地,了解農產品流通體系,為優化銷售渠道建言獻策。
志愿服務顯擔當,暖心關懷傳溫情。各團隊以實際行動踐行敬老愛老傳統美德,讓志愿精神在溫情服務中傳遞。在雙鴨山集賢縣、饒河縣敬老院,“青年先鋒志愿行”社會服務踐行團的隊員們精心準備《我的祖國》《甜蜜蜜》等經典歌曲文藝演出,與老人親切交談,臨別時老人的不舍目光,深深烙印在隊員心中,讓青年學子深刻體會到“奉獻”的幸福與“被需要”的價值。在密山知一村,“沃野青行”鄉村振興促進團為獨居老人清掃庭院、整理房間,送去溫暖關懷。
思政教育一體化,協同共育促成長。學院聚焦“教育幫扶+思政引領”,推動志愿服務與育人需求深度融合?!扒榕摹鄙鐣折`行團在同江市繁華社區開展為期一周的支教服務,精心設計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程及音樂、美術、素質拓展等課程,通過《我愛你, 中國》手勢舞教學、情緒臉譜制作等創新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實現寓教于樂;“青年先鋒志愿行”社會服務踐行團走進雙鴨山多所中學,舉辦10余場學習經驗分享會,耐心解答高中生在學業上的困惑,并建立后續聯系以持續提供學業支持。
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學院“專業學習+實踐鍛煉+志愿服務+成長賦能”四位一體育人模式的生動實踐。青年學子們在基層一線既錘煉了實踐本領,又深化了對國情民情的認識和理解。未來,學院將以實踐基地建設為抓手,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機制,不斷拓展實踐育人平臺,引導更多青年學子扎根基層沃土,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鄉村振興和強國建設的偉大實踐,讓青春在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征程中綻放絢麗之花,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記者 徐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