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反腐力度進一步加強:某短視頻平臺被曝光涉案金額高達1.4億元的貪腐案件。
7月24日,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發布《反商業腐敗檢察工作白皮書(2020—2024)》,系統梳理過去5年來辦理的1253件商業腐敗犯罪案件,總結商業腐敗犯罪特點,并給出風險防范提示和治理對策建議,案件中涉及北京市海淀區某短視頻平臺公司負責服務商的入駐審批、獎勵政策制定及執行等工作的馮某,內外勾結合謀騙取1.4億元獎勵金。
根據報道,為了拓展業務、吸引流量,該公司經常出臺各類鼓勵服務商入駐和運營商開展活動的補貼政策。此類政策由馮某設計,規則由他解釋,執行過程也由他監督。
馮某先是故意“預留”漏洞,后將本應嚴格保密的內部運營數據,源源不斷地泄露給唐某、楊某等人。有了內部數據這把“鑰匙”,外部商戶只需提交符合獎勵條件的虛假申請材料,就能將他人的努力成果“嫁接”到自己名下。
短短1年時間,通過這條隱秘的“資金管道”,本應補貼給服務商和運營商的1.4億元巨額獎勵金,被馮某等人非法侵吞。
為了將這些不義之財“安全”套現并轉移,楊某指使其下屬王某等數人,在短時間內注冊了多家“空殼公司”。這些公司只有一個功能,即接收該短視頻平臺公司支付的“獎勵金”。“獎勵金”到賬后,會被迅速地層層轉移,最終匯入楊某實際控制的隱秘賬戶。
1.4億元贓款到手,如何“安全”地分贓并掩蓋其非法來源?馮某指使唐某、楊某分別利用8個不同的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將騙取的巨額資金分批兌換成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這僅僅是第一步。
為徹底切斷資金流向的追溯鏈條,馮某團伙采用了更為隱秘的“混幣”手段,即通過技術手段混淆加密貨幣交易路徑,以實現“隱私”保護。
通過“混幣”,馮某進一步將虛擬貨幣的來源、種類、流轉鏈條混淆。最終,部分被“洗白”的涉案資金,再次通過隱秘渠道兌換回人民幣,流入馮某、唐某、楊某等核心成員實際控制的個人或公司賬戶。一條利用高科技手段、跨越國境的“洗錢鏈”就此完成閉環。
在鐵證面前,馮某團伙不得不交出藏匿的90余枚比特幣,讓公司挽回了部分損失。最終,馮某等7人因犯職務侵占罪,被海淀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均并處相應罰金。目前判決已生效。
互聯網公司持續加強反腐力度。
此前7月2日,B站曾在內部郵件中通報,原游戲合作部總經理張某敏在B站工作期間存在嚴重的職務犯罪行為,已經被公安機關依法逮捕。在通報中,B站表示,公司所有員工都應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鼓勵廣大員工、合作伙伴投訴舉報公司員工的舞弊違規行為,并且公司會對舉報人信息嚴格保密。
據公開信息顯示,張某敏的就職經歷跨度較大,包括匯豐銀行、上海莫塞爾和華為等,曾擔任華為游戲中心部長。
值得注意的是,有B站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張某敏是B站內部權重較高的游戲業務管理層之一,此前B站游戲業務曾經連續多個季度增長低迷,而在今年一季度,B站游戲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76%,達17.3億元,回溫明顯。
7月1日,知名游戲公司完美世界針對反腐調查發布內部公告。公告顯示,多人在職期間嚴重違反公司制度及勞動合同約定,個別員工及供應商負責人涉嫌違法犯罪,現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此次完美世界貪腐事件涉及百萬工作室、青云工作室和硬核工作室等多個部門。
公告提到,此次貪腐相關人員包括工作室負責人、策劃部負責人、HR經理、美術部動作組長以及動作組員工、美術部負責人等,其中美術部成為貪腐的重災區,多名涉事人員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來 源:澎湃新聞、第一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