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造型現代的智能環衛設備現身深圳市羅湖區街頭。記者了解到,這支環衛“新力量”隊伍由數輛無人智能清掃設備、智能駕駛洗掃車以及200余輛四輪多功能保潔車組成,以“AI+智能環衛”的作業模式,為即將到來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十五運會)提供賽事環境保障。
據悉,為積極響應智慧城市建設號召,助力十五運會賽事環境保障,2025年上半年,羅湖區在環衛領域啟動了智能化升級,重點推廣無人智能清掃設備、3噸以上智能駕駛洗掃車等高端裝備的投用。具體而言,引入51臺無人智能清掃設備和19臺3噸以上智能駕駛洗掃車等高端智能設備。同時,投用了200余輛四輪多功能保潔車,以優化一線環衛工人的作業裝備,降低人工作業的強度。
目前,已有27臺搭載先進L4級無人駕駛技術的智能駕駛洗掃車和無人智能清掃設備在羅湖街頭全面投入使用。性能方面,設備集成了車規級自動駕駛控制系統、高精度雷達和全方位攝像頭,實現視野無盲區,支持全場景清掃作業。效率提升方面,當電量低于15%時,設備可根據規劃路線自動返回指定站點充電。據介紹,這批設備主要在白天非高峰時段作業,當前投用設備已累計作業里程已超過150公里,總覆蓋面積約30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設備以“人機互補、機機協作、協同作戰”的模式開展環衛作業。其中,智能駕駛洗掃車利用“車載攝像頭+AI”,精準識別路面垃圾、油污等污染物進行定向清掃;無人智能清掃設備則依靠“激光雷達與視覺融合算法”,在人行道、綠化帶等狹窄區域靈活穿梭保潔;后臺的智慧云平臺AI識別系統反應迅速,可在15秒內完成垃圾識別并自動派單,接到指令的人工保潔隊伍5分鐘內即可到場處置。
當前,智能環衛設備的規模應用和作業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覆蓋全區10個街道中的13個精細化作業示范區,包括三大口岸、十五運會場館周邊、東門商業步行街、深南東路等重點門戶、活動賽事、文化商業區域。相關數據顯示,該系列設備環衛區域的作業日均里程提升3倍,作業效率提升30%以上。(記者 趙新明 張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