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乒超聯(lián)賽第二階段開打,國乒新生代兩大主力孫穎莎和王曼昱又一次成為全場焦點,這次不是因為場上的正面對決,而是機場被瘋狂代拍和粉絲包圍,場面一度失控,差點有人摔倒,這事兒在社交平臺上刷屏,網(wǎng)友意見兩極分化,有人喊心疼,也有人覺得明星就該承受這些流量壓力,問題來了,體育明星就一定要被“圍觀到喘不過氣嗎,球員的底線到底在哪?
從現(xiàn)場流出的球迷視頻看,孫穎莎剛落地廈門,迎面就是一大波代拍,認出她后直接沖上去,幸好有安保臨時組成人墻護送她走出機場,否則以人流的沖勁,很難保證不會發(fā)生踩踏或更嚴重的意外,孫穎莎一路加快步伐還不忘提醒大家別擁擠,可架不住部分人為了搶獨家鏡頭蜂擁而上,連鏡頭都快懟到臉上,這種場景熟悉嗎,一年到頭,體育圈娛樂圈都在上演,粉絲追星、代拍逐利,誰都不想錯過爆款畫面,問題是,體育明星本就是球場上的戰(zhàn)士,不是隨時待拍的流量寵兒,這種追捧方式,真的合理嗎?
王曼昱的遭遇更讓人心疼,她本就性格內(nèi)向,面對代拍和粉絲圍堵,只能拉著行李箱反復調(diào)頭試圖避開,結(jié)果這些人像裝了GPS一樣死死跟著,絲毫不給喘息空間,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這是“人肉定位,但說實話,面對密不透風的人群,別說王曼昱,換誰都受不了,普通人要是被人圍成這樣,早就報警了,球員的日常出行卻變成了大型真人秀,這種窒息感,誰能真正體會?
其實代拍這事兒,放在娛樂圈早就不是新聞,連明星自己都苦不堪言,但體育圈原本不該這樣,運動員舞臺在賽場,所有榮耀和壓力本該在比賽里解決,球迷熱情沒問題,喜歡誰都可以,但“圍追堵截已經(jīng)不是支持,是干擾甚至傷害了,尤其是機場、高鐵站這些公共空間,人流量大,本來就容易出事,這種場合一旦有人摔倒,后果不堪設想,誰來負責,真要等出事了才追責嗎?
有人說,球星享受名氣和粉絲帶來的紅利,就得接受社會關注和偶像壓力,這話聽著有點道理,但也不能混為一談,體育明星和娛樂明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流量,而是成績,孫穎莎和王曼昱拼了一路才有今天,場外流量只是副產(chǎn)品,不該變成無休止的消耗,大家都說國乒是中國體育的金字招牌,可如果連最基本的私人空間都沒了,誰還愿意安心打球,誰還敢堅持走下去?
更何況,真正的球迷其實懂分寸,多數(shù)人會選擇買票進場,現(xiàn)場喊加油,為偶像助威,而不是在機場堵人、追拍,至于那些只為流量的代拍,說白了,他們并不關心球員輸贏,只在乎能不能賣出好價錢,這種“職業(yè)追星,對球員成長沒半點好處,反倒把賽場外的雜音放大,影響了備戰(zhàn)和心態(tài),歷史上不止一次有球員因為場外壓力影響狀態(tài),王楚欽之前也曾在機場和高鐵站怒懟代拍,這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底線被反復挑戰(zhàn)的無奈反擊。
站在管理層角度,國乒教練組其實也清楚風險,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聘請專門安保,盡可能保護球員遠離無謂的騷擾,但這終歸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要形成共識,運動員不是流量工具人,保護他們的私生活和情緒安全,是所有球迷和媒體的共同責任,別讓體育圈也徹底娛樂化,別讓最值得關注的比賽本身,變成流量戰(zhàn)場的背景板。
說到底,孫穎莎和王曼昱的遭遇,不只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體育圈越來越“娛樂化帶來的副作用,大家都想追熱點,但別忘了,運動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流量擔當,給他們一點空間,也是在守護中國體育的未來,下次再看到機場圍堵的畫面,不妨多想一步,這樣的熱鬧,真的值得點贊嗎?
總結(jié)一下,流量和關注本身沒錯,喜歡誰都可以,但別讓支持變成困擾,別讓追星變成壓垮球員的最后一根稻草,球員和球迷都需要喘口氣,比賽才是最大的看點,別讓賽場外的喧囂,掩蓋了真正的精彩,這才是體育該有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