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老的客服,以求方便,直接以第一人稱代為敘述撰寫。
去年在北方會診時,我碰到個有意思的同行。他給帕金森病人開方子,清一色是地龍、僵蠶、丹參這些通絡藥。我實在忍不住問:"患者四肢硬得跟棍子似的,您這是光盯著瘀堵治啊?"他倒直爽:"帕金森不就是經脈堵了嗎?通開不就得了?"我當時沒接話,心里直犯嘀咕——這路子怕是偏了。后來那病人連著吃了倆月藥,僵硬倒是松快了點,可沒幾天就喊氣短心慌,爬兩層樓得扶著欄桿喘半天。這不就應了那句老話:光通不補,越通越虛。根本問題沒摸著,光在表皮上撓癢癢呢!
這事兒讓我琢磨了好久。要說治帕金森,十有八九第一步就走岔了。您看那些病人,十個里頭有九個氣虛得厲害。把脈時手指一搭,脈象浮而無力,稍微動動就冒虛汗,這不都是元氣虧虛的典型表現嗎?《難經》里早說了:"氣者,人之根本也。"氣能推著血跑,帶著津液走,還能暖著筋脈。帕金森病人手抖身僵,表面看是筋脈出了問題,實際上是因為氣不夠使喚了。
氣跟血的關系,好多醫生都沒整明白。氣是陽氣的開頭,血是陰氣的底子,就像陰陽魚似的纏在一起。《醫宗金鑒》講得透徹:"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要是不夠用,血就像堵車似的走不動,筋脈得不到滋養,自然就不聽使喚了。更要命的是,氣和精是相通的。《素問》里說:"精化為氣。"精氣互生,氣虧久了必然耗精,精虧了又反過來加重氣衰,這不就是惡性循環嗎?所以治帕金森,第一步必須得養氣。
那怎么養呢?黃芪、黨參、白術這些補氣藥是基礎,但光用這些還不夠。得加上山藥、蓮子,這兩味藥能把補進去的氣給固住,不讓它漏掉。這里頭有個用藥的門道:黃芪主要補肺氣,能推動全身氣機;黨參偏重補脾氣,是生化氣血的源頭。要是病人主要覺得沒勁兒,黃芪就多放點;要是還吃不下飯、肚子脹,那就多加黨參。
現在好多醫生補氣就開四君子湯,這方子確實平和,但對帕金森病人來說就像撓癢癢。帕金森需要的是"固氣",得用蜜炙黃芪配五味子——蜜炙能增強黃芪的溫補勁兒,五味子酸澀,能把氣收回來,防止補過頭了氣亂竄。
養氣還有個訣竅,就是得讓氣往上升。氣虛的人常常伴有氣陷,就像氣球漏了氣往下耷拉。這時候得加點升麻、柴胡,輕輕一提,讓清氣往上走。《本草綱目》里說升麻能"引陽明清氣上行",說的就是這個理。不過養氣可不能蠻補,老年人脾胃本來就弱,光用參芪容易滯住,得加點陳皮理氣,砂仁化濕,這樣補進去才不會堵得慌。
最容易忽略的是氣分陰陽。不少病人既怕冷又怕熱,既有陽氣虛的畏寒肢冷,又有陰氣虛的口干舌燥。這時候單補陽會傷陰,單補陰又礙陽。必須陰陽一起補——黃芪配麥冬,人參配生地,陽得陰助才能源源不斷,陰得陽升才能像泉水似的往外冒。
氣養足了,才能談通絡。瘀堵是怎么來的呢?氣虛推不動血,血行慢了就會瘀;陽虛寒氣重,津液不化就生痰。痰和瘀攪在一起,把經絡堵得嚴嚴實實的,就像河道里堆滿了泥沙,船根本走不動。
通絡有"三板斧",得看準了再下手:
第一斧是"活血",適合那些肢體麻木、舌頭紫暗的病人,用桃仁、紅花、雞血藤;
第二斧是"化痰",適合肢體發沉、舌苔厚膩的,用半夏、茯苓、天竺黃;
第三斧是"祛風",適合震顫明顯、見風就加重的,用防風、秦艽、桑枝。
這三招可以單獨用,但更多時候得配合著來。比如痰瘀互結的,就得半夏配桃仁,既化痰又活血。這里有個常見誤區:好多醫生通絡就愛用全蝎、蜈蚣,覺得蟲類藥搜剔力強。其實不然,蟲類藥性燥,用久了會傷氣耗陰。帕金森病人本來就氣虛,用這些藥必須配黃芪、當歸,補氣養血來制約它的燥性。
通絡還得分層次。病在皮肉的,用桂枝、生姜溫通;病在筋脈的,用白芍、木瓜柔筋;病到骨髓的,用牛膝、杜仲引藥往里走。層次分清了,藥效才能事半功倍。
絡通了,最后得調神。《素問》里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帕金森病人的手抖身僵,表面看是肢體問題,實際上是心神失養——神管不住氣,氣就帶不動形。
調神有三個關鍵:
一是"養心",用遠志、酸棗仁、柏子仁讓心神安靜下來。心寧了氣就順,氣順了形就和。
二是"疏肝",肝主疏泄,管著氣機通暢。帕金森病人大多情緒低落,用柴胡、郁金、合歡皮疏肝解郁,讓氣別堵著。
三是"補腎",腎藏志,跟心神相互呼應。用熟地、枸杞子、山藥補腎填精,讓神志有根有底。
調神可不是嘴上說說,得落實到氣血上。《景岳全書》說:"血者,神之居也。"血足了神才安,所以調神時常配合當歸、白芍養血,讓神有個住的地方。
這三步是一環扣一環的:養氣是根基,通絡是通路,調神是歸宿。順序不能亂,缺一不可。養氣沒養足就急著通絡,就像車沒油還硬踩油門,越開越壞;通絡沒通徹底就調神,好比路沒修好就開車,寸步難行。
我見過太多醫生,治帕金森就知道用鎮肝熄風湯、補陽還五湯,根本不懂辨證。好方子用錯了時候,再好也是白搭。帕金森的根子是氣虛失運,表象是絡阻不通,關鍵是神不馭形。氣為什么虛?可能是年紀大了,可能是久病耗傷,也可能是情志失調。明白了來龍去脈,治療就有章法了:先養氣固本,再通絡治標,最后調神復常。三步走對了,病就去了一大半。
不過具體用藥還得細看:是肺氣不足還是脾氣虧虛?瘀重還是痰盛?心神不寧還是肝氣郁結?這些都得因人而異。記住,治帕金森就這三步:養氣、通絡、調神。第一步最關鍵,也最容易出錯。不養氣就通絡,是舍本逐末;不通絡就調神,是空中樓閣。道理不復雜,難就難在把握分寸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