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說,這很可能會是一輪A股從來都沒出現過的牛市。要是你還沒察覺到這一點,那可能比遇到熊市還讓人頭疼。今天雖然沒守住3600點,不過沒關系啦,大家應該都已經聞到牛市的味道了吧。我之前就老早就跟大家講過,中國資產全面重估會先從港股開始,然后才輪到A股。當時好多人都不信,還噴我,現在應該能明白我為啥這么說了吧?
不過這一輪行情有個挺奇怪的地方。你看它明明是在穩步上漲,漲的幅度也不小,但就是有好多人明明身處牛市,卻覺得這不像牛市,其實就是因為這波行情有點反常識,和大家以前印象里A股的漲法完全不一樣。大家以前覺得A股要漲,就該像924那樣,一下子來個大動作,轟轟烈烈地猛拉,一下子拉到位,然后資金再撤退,留下的人就只能自認倒霉。
所以別再抱著過去那種想法啦,以后不會再有這種情況了,這是大方向決定的,不會再有這么猛的操作了。要是你夠細心就會發現,從今年6月開始就有些變化了。我們開了三次高級別的會議,涉及城市基建、消費刺激和民生福利這三個不同領域。
雖然領域不同,但都在傳遞同一個信號,就是不會再搞那種大刺激來拉總量了,而是要追求循序漸進的質量改善。就好比城市更新,不再像以前那樣大拆大建搞棚改了,而是要提升房屋質量,打造宜居城市;在消費方面除了發補貼,更重要的是建立長期有效的消費刺激機制。
這其實是發展模式的一個大轉變,從以前那種轟轟烈烈的方式,變成現在潤物細無聲地去解決本質問題。
所以以后大家要是想跟著官方政策走,策略就得跟著變。我們得學會在各個領域、各個會議里找線索,去發現那些長期的變化。而且因為這種變化是長期又緩慢的,市場很難因為某一期的數據或者某個事件,就突然把風險偏好提上去,它需要不斷地驗證和博弈,會在猶豫中慢慢減小波動率,然后慢慢上漲。
其實到現在這個時候,市場向下的空間已經很小了,我可不是在忽悠你,這是官方在實實在在地給大家撐腰。
4月份的時候,央媽在一次公開采訪中明確說,會在必要時向中國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說白了,就是要是有需要,一定會保證彈藥充足。
再往前看,年初金融委也明確了,從25年起,大型國有保險公司每年新增保費的30%要用來投資A股。像這樣的舉措,作用不是把市場一下子抬得高高的,而是在默默地夯實市場底部。換句話說,整個上半年,其實他們已經在合力悄悄地穩住市場了。
這個時候,對于喜歡做趨勢配置的朋友來說,應該感覺挺舒服的。
第一,你不用去和量化對著干,也不用去追短期熱點,省心省力;
第二,不用擔心市場會大幅下跌,波動率也相對好控制;
第三,還有很多機會和時間可以繼續進行資產配置和調整。
其實到現在,還有兩大塊資金沒真正進來。一塊是外資,7月整體來看,外資還在凈流出A股,不過流出速度已經開始變慢了,這可是個很重要的信號。一旦美聯儲真的開始降息,我們就能迎來外資的增量。
另一塊是居民資金,這部分錢還沒真正入市呢。你看看今年主動股票型公募基金的發行情況,也就一般般,再看看開戶數據,也沒怎么大幅增加。大概率得等之前高位被套的人解套了,賺錢效應更明顯了,大家對比一下存款收益率,才會慢慢反應過來,然后大量資金才會進來。
到那時候,你是不是又會覺得被動了呢?雖然現在看著慢慢來好像挺考驗耐心的,但你想想,能慢慢來的時候,是不是反而是最好的機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