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網報道,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于7月22日晚證實,中美將在瑞典舉行新一輪會談,此次談判對全球貿易和經濟意義重大。此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宣布,第三輪中美貿易談判將于28日、29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貿易(資料圖)
回溯前兩輪談判,成果顯著。今年5月的日內瓦會談,中美達成了90天的關稅“休戰”協議,暫停了高額關稅的征收,為雙方貿易關系的緩和提供了契機,也給全球貿易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6月的倫敦會談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就貿易相關的諸多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在部分領域達成共識,讓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得以持續推進,雙邊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穩定發展態勢。然而,不可忽視的是,諸多關鍵問題仍懸而未決,亟待在后續談判中破解。
在第三輪談判前夕,美方卻頻出動作。貝森特宣稱要將中國對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采購納入談判討論范疇。他在接受采訪時提及,中國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羅斯石油的大買家,試圖以此作為談判籌碼對中國施壓。不僅如此,美國部分議員也發出強硬聲音,甚至叫囂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中國加征高額懲罰性關稅。美國此番行徑,意在借經貿談判之名,行地緣政治干涉之實,試圖將貿易問題與地緣政治捆綁,逼迫中國在能源采購方面屈從于美國的戰略意圖,這無疑給即將到來的談判增添了不穩定因素。
貿易(資料圖)
對此,中方態度堅決且明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調,在關稅問題上,中方立場始終如一。中國一直主張發展正常經貿關系是國家的自主權,任何國家無權干涉。中方期望美方與中方共同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以平等、尊重、互惠為基礎,通過對話溝通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和戰略,在能源采購等內政問題上,絕不接受他國的無端指手畫腳。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美雙方在一些具體事務上也有動態。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暫停對美國化工巨頭杜邦中國集團的反壟斷調查程序。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中方推動雙方關系緩和的積極姿態,也為談判營造了相對良好的氛圍。而美國撤銷了對英偉達向中國出口H20芯片的禁令,這一舉措被美方定義為談判的一部分,從側面反映出單純的技術封鎖策略在實際執行中,不僅未能有效限制中國相關產業發展,反而讓美國企業自身錯失了廣闊的中國市場。
從當前形勢來看,此次在瑞典舉行的第三輪談判意義非凡。瑞典作為傳統中立國,其政治立場的中立性為談判提供了相對公平公正的環境,有助于減少因主場因素帶來的潛在影響,也向外界傳遞出中美雙方尋求以中立、公正方式解決問題的積極信號。雙方有望在此基礎上,達成一份基于平等尊重、互利共贏的貿易協議。
貿易(資料圖)
然而,談判前景并非一片坦途。中美雙方在關稅、市場準入、產業補貼、技術出口管制以及能源采購等諸多問題上仍存在較大分歧。美國國內政治勢力的博弈、部分利益集團的干擾,以及其根深蒂固的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思維,都可能成為談判推進的阻礙。但不可否認的是,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雙邊經貿關系緊密交織,合作空間廣闊。
若雙方能摒棄偏見,以務實態度圍繞“合作共贏”這一基調展開談判,切實從自身及全球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尋求利益交匯點,做出合理妥協與讓步,那么此次談判仍有可能在關稅調整、貿易規則完善、擴大市場開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為中美關系的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也將為全球貿易和經濟的穩定復蘇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全球正拭目以待,期待中美能通過此次談判,為雙邊關系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積極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