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意大利記者朱莉婭·扎卡列洛(Giulia Zaccariello)在前線發回了一篇震撼人心的報道,講述一名19歲加沙少女的生存見證。她的名字叫阿瑪爾·拉伊德(Amal Raid),目前與家人一同在加沙地帶北部的阿爾-沙提(Al-Shati)難民營中避難。阿瑪爾原本是個懷抱理想的學生,計劃在通過巴勒斯坦的高考“塔烏吉希”(Tawjihi)后攻讀醫學,夢想成為一名醫生。然而,從2023年10月7日開始的戰爭,將她的未來打碎成了每日只求活下去的現實。
她說:“三天里,我們只能靠喝水和鹽活命。昨天我們得到了半塊泡在鐵盤里的皮塔餅,這讓我覺得是種幸運。”這是她與家人一天中唯一的食物。在阿瑪爾的敘述中,“饑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日醒來面對的實存威脅,是貫穿一天、侵蝕身體、瓦解意志的痛苦。在她所處的帳篷群中,每個人的唯一目標就是如何再堅持一天,如何為家人找到哪怕一把米、一塊餅干。
自2025年3月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實施封鎖,禁止國際援助物資進入,僅在5月略作放松。同時,以美籍以色列人為主導的“加沙人道基金會”(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簡稱Ghf)被賦予物資分配權,接管了原先由聯合國設立的約400個分發中心,僅保留了4個新的分發點,幾乎全部設在加沙南部。在這些稀缺的分發點,只有體力最強、運氣最好的人,才能從絕望的人群中擠進去,帶回一包食物。聯合國指出,自5月27日Ghf啟動以來,已有超過1000人在嘗試獲取食物的過程中被殺。
阿瑪爾一家原先還能靠少量扁豆、米飯或罐頭維生,每天一頓,內容極其簡單。如今,即便這種“簡樸”也已成奢望。她回憶說:“7月18日那天之后,情況急轉直下,所有市場的食物全數消失。連扁豆和米飯都不見了。我們只靠水和鹽活了三天。”她補充道:“那不是我們一家的苦況,而是整個加沙的現實——我們以空腹之身面對這個世界。”
直到第四天晚上,才有卡車穿越北部的齊基姆口岸(valico di Zikim),一些面粉重新出現在黑市上。阿瑪爾家搶到了5公斤面粉,為了延長時間,他們每天只敢吃半公斤——這意味著一個七口之家每天只能分得不到100克面粉。她質問世人:“你能想象這種生活嗎?”
基礎食品的價格已飆升至常態的10倍以上:一公斤面粉需25歐元,一公斤雞肉竟要100歐元。更令人絕望的是,加沙嚴重缺乏燃氣,許多家庭即便有原料也難以烹飪。雖然市場上又零星出現一些食品,但價格高得離譜,一般家庭根本買不起。
盡管特拉維夫政府否認存在饑荒,然而一線的所有人道組織卻用同一個詞形容當前局勢:“災難”(catastrofica)。尤其是兒童和孕婦,營養不良已成為常態。無國界醫生組織(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報告稱,他們接觸的婦女與兒童中,四分之一處于嚴重營養不良狀態。在加沙城,自5月18日以來,因糧食短缺而受苦的人數已增加了四倍。
阿瑪爾的家中,還有一個7歲的妹妹。“她經常因饑餓而哭泣,”她說,“她患有嚴重營養不良。看著她那樣,我們心如刀絞,卻什么都做不了。”
來源:意歐視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