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數據進行推算,俄羅斯軍工復合體每年能夠生產840至1020枚彈道導彈,其中包括9M723“伊斯坎德爾-M”陸基短程彈道導彈,以及Kh-47M2“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9M723“伊斯坎德爾-M”
相比之下,歐洲目前的生產能力只能實現每年攔截300枚彈道導彈。這一懸殊差距迫使歐洲在對烏克蘭的直接防御支持方式上做出轉變,不僅要提供防空系統,還應該提供打擊俄羅斯軍工目標的遠程武器。
Kh-47M2“匕首”
導彈武器研究專家法比安·霍夫曼在其文章中表達了這種邏輯思路,目前已經被德國門戶網站《Hartpunkt》所引用。
霍夫曼特別指出,如果參考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的現有估算,俄羅斯每年可以生產840至1020枚彈道導彈,那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到2025年上半年,俄羅斯彈道導彈的產量已經增長了15%至40%。
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彈道導彈的產量提升,不論是相對值和絕對值,都遠遠快于美國和歐洲防空導彈的生產速度。
歐洲每年最多只能攔截300枚彈道導彈的估算,是根據美國和歐洲現有的攔截導彈產能,以及一項標準計算得出的:要成功擊落一枚彈道導彈,至少需要發射兩枚攔截導彈。
歐洲SAMP/T防空系統
在此背景下,霍夫曼特別強調:歐洲必須努力發展自身的反導防御能力,即使進度落后于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和“匕首”彈道導彈的增產速度。然而,支持烏克蘭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提供可以直接打擊俄羅斯軍工設施的遠程武器,這通常需要歐洲軍方將思維模式徹底轉變,從“拒止區域”防御理念轉向“進攻”作戰理念。
KEPD 350“金牛座”
《Defense Express》強調,上述歐洲援烏策略轉變的思路看似非常合理,但核心問題在于歐洲能提供什么類型的打擊武器。特別是在當前背景下,如果德國不能提供KEPD 350“金牛座”巡航導彈,那保密的對俄打擊手段又會是什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