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比年輕時少多了,可體重秤上的數字就是下不來,還越來越‘胖’!”
“更難受的是,總覺得累,手腳發涼,晚上睡不好,還動不動就出一身虛汗,心里也煩躁得很。”
這是一位肥胖患者王女士說的話,其實王女士的情況,正是更年期代謝失衡的典型寫照。
中醫減重專家范琳燕主任表示,女性七七四十九歲左右“天癸竭”(腎精虧虛),腎氣由盛轉衰是更年期的核心。腎為“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謝,又像身體的“總指揮”,協調著全身臟腑運作。腎氣一虛,猶如引擎動力不足,會引發連鎖反應:
1
腎虛水泛,濕濁內停:
腎陽不足,無力蒸騰氣化水液,水濕停聚成痰濁,尤其容易堆積在腰腹,形成“水桶腰”、“游泳圈”。
2
火不暖土,脾失健運:
腎陽(命門之火)是脾陽的根基。腎陽虛衰,脾陽得不到溫煦(火不暖土),就像爐灶底下沒了柴火,脾的運化能力下降,吃進去的東西無法有效轉化為能量,反而變成痰濕脂肪堆積。
3
氣滯血瘀,代謝緩慢:
更年期常伴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滯則血瘀,瘀血阻絡,身體的新陳代謝如同生銹的齒輪,轉得越來越慢。
因此,更年期發福,絕非“吃多動少”那么簡單,其核心在于腎虛(尤其腎陽虛)為本,導致水液代謝紊亂、脾失健運、氣血瘀滯,最終痰濕瘀脂壅塞腰腹。
盲目節食或劇烈運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更傷元氣,須從溫補腎陽、健脾化濕、調和氣血入手,重新激活身體的代謝引擎。
范琳燕主任針對王女士這種腎虛脾弱、痰濕瘀阻的“更年期肥胖”,
開方:熟地黃、山藥、桂枝、澤瀉、茯苓、炒白術、陳皮、丹參、益母草等
功效科普:
熟地黃:填精補腎,滋養根本,提供化生陽氣的基礎。
山藥:補脾肺腎,固精止瀉,夯實后天之本兼助先天。
桂枝:溫通心腎陽氣,促進氣血循環與水液代謝。
澤瀉:利水滲濕,專瀉腎中濁水,給濕邪開出路。
茯苓:健脾寧心,滲利水濕,安神助眠兼祛濕。
炒白術:健脾益氣,燥濕止瀉,強健脾胃運化功能。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除腹脹助消化。
丹參:活血祛瘀,清心除煩,疏通血脈改善循環。
益母草:活血調經,利水消腫,專善消腰腹下肢水腫。
方子多管齊下,綜合調理更年期失衡的代謝狀態,從而溫和、穩定地改善腰腹肥胖(水桶腰)、水腫、乏力怕冷、月經不調等問題,實現健康的“慢慢瘦下來”。
結果如何?
王女士一個月后反饋“感覺人沒那么‘沉’了!早上起床,腳踝那種脹脹的感覺輕多了,虛汗也少了一些。” 更讓她驚喜的是:“體重輕了8斤,腰圍小了,系皮帶能往里多扣一個眼了!” 這正是水濕代謝開始改善、腰腹浮腫消退的信號。
范琳燕主任微調藥方,繼續調理。
兩個月后,王女士的變化令人欣喜:腰圍明顯縮小了7厘米,體重平穩下降了15斤。更重要的是,她感覺精力好了許多,手腳回暖,睡眠改善,煩躁感大大減輕,大便也成形了。
復查舌象,原本胖大淡暗、苔白膩的舌頭變得紅潤、苔薄白。身體內環境基本平衡了。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具體用藥務必在專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進行,根據個體情況靈活化裁,
減肥的同時,還要配合舒緩運動(如八段錦、太極)、飲食有節(少生冷甜膩)、情志調暢,方能收獲最佳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內容大家都清楚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