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氣不順,最新一次發火的目標是哈馬斯。
7月25日談判無果后,他決定退出談判,不談了,理由是哈馬斯不值得信任,跟這種人有什么好談?
他不僅不談,還放狠話:“哈馬斯去死吧!我已經說了,讓以色列完成這項工作。”言下之意,最后的攻擊即將開始。
哈馬斯能否扛得住?這個問題可分兩層看。
第一層:美以雙方決定放棄談判,改用“替代方案”解救人質。
所謂替代方案,無非派出精銳特工,像當年在恩德培機場千里奔襲搶救人質一樣。
但實際上對以色列來說,即便摩薩德再強悍,想在哈馬斯的地盤上安全救出全部人質,依舊難如登天,畢竟人質就是哈馬斯手里的最后籌碼。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不僅打死1200多名以色列平民,還抓了200多人質。
此后,在埃及、卡塔爾斡旋下,美國也介入,以色列與哈馬斯分批交換了大批人質;交換比例大致為1比50,哈馬斯每釋放1人,以色列便釋放50人。
可如今,哈馬斯手中只剩最后幾名“寶貝”人質,卻想換回200名武裝人員與2000名平民;以色列不同意,只愿釋放1000多人。雙方要價懸殊。
談判過程中,哈馬斯立場反復:既想換回能繼續作戰的骨干,又深知手里籌碼所剩無幾,人質一旦交完,槍口與各種武器便會對準自己。
圖為特朗普
偏偏此時特朗普態度驟變,直接讓“哈馬斯去死”,放話允許以色列“采取一切行動”。
我們剛才說了,第一項行動就是“替代方案”。
以色列和美國并未透露替代方案的具體內容,但大體思路是先嘗試營救;營救失敗,便真刀真槍對哈馬斯發起最后進攻。
放眼中東棋局,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已發生巨變:真主黨殘了,敘利亞倒了,伊朗被打得無還手之力。
如今哈馬斯仍能堅持,唯一倚仗的就是手中人質,令以色列投鼠忌器。
接下來可以毫無疑問地預見,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最終攤牌即將到來。哈馬斯還能否繼續存在于世間?
我知道國內許多朋友支持哈馬斯,也有不少朋友視其為恐怖分子。
無論你喜愛還是討厭哈馬斯,都不可否認:2023年哈馬斯發動的“阿克薩洪水”行動,如今回望,已徹底改變了中東政治版圖。
至于目標是否達成,答案顯而易見,并未實現。
他不希望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實現和平,更不希望未來以色列與沙特建交。
然而,就當前形勢而言,沙特與以色列之間的合作并未因這次行動而出現重大變化。
哈馬斯的所作所為,導致其“大哥”盟友紛紛倒下;更慘的是加沙民眾。
據加沙衛生部統計,迄今已有五萬多人喪生,其中許多是婦女和兒童;眼下仍有大量民眾陷于饑餓。
國際媒體及聯合國持續譴責以色列,并敦促其開放人道主義援助通道。哈馬斯則充分利用國際輿論,把自己塑造成受欺辱的弱者。
在哈馬斯治下的加沙民眾態度也出現分化:有人依舊支持哈馬斯;有人只求援助到來、得以活命;也有人質疑,原本生活尚可,哈馬斯為何挑起戰火,因而反對哈馬斯。
不同聲音交織,但加沙民眾如今面臨的最大困境是人道主義危機:先要有飯吃,才能活下去。
于是,“投胎成了技術活”,最近一兩年出生于加沙的孩子何其無辜,許多人甚至未能出生;即便出生,也面臨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沒有安全的地方。
最終,究竟是以色列畢其功于一役、將哈馬斯斬草除根,還是哈馬斯輾轉騰挪、憑最后籌碼搏得一線生機?
我們拭目以待,密切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