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仗?奉陪到底!”當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對著鏡頭,幾乎是咬著牙擠出這句話時,整個歐洲都豎起了耳朵。
這不是暗示或警告,而是把槍直接拍在了談判桌上。針對的就是美國越來越離譜的“關稅政策”。
那么,德國為何首次對美國公開表態“奉陪到底”?美國又作何回應呢?
小弟跟大哥翻臉了
幾十年了,德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一直是那個最守規矩、最懂配合的“模范生”。尤其是在美國面前,德國總是習慣性地低調、克制。
但這次不一樣,德國的姿態強硬到讓美國都感到了陌生。
只能說特朗普政府實在沒有下限,竟能讓一向以沉穩、理性著稱的工業大國,不惜冒著撕破臉的風險,也要跟他叫板。
一切的導火索,是白宮那份毫不留情的關稅威脅。
白宮威脅要在8月1號,對歐盟商品,特別是德國征收額外關稅。那稅率高得離譜,根本不像是在談判,更像是在下最后通牒。
對德國而言,這不是簡單的經濟損失,這是在要它的命。德國的經濟靠出口,準確的說是汽車出口。美國市場一旦對德國車關上大門,或者每賣一輛車都要被扒掉一層皮,后果不言而喻。
屆時生產線減速、工廠停工,最終沖擊的是幾十萬德國產業工人的飯碗。這是德國政府真正無法承受的。
長久以來,德國在安全上依賴北約,能源上受制于人,某種程度上,一直向美國交著“保護費”。
這可比四個月前放風的20%狠多了,雖然比7月12號突然加碼的30%少點,但依然是把德國往絕路上逼。
歐盟原本還想忍氣吞聲接受個10%,結果美方一句“15%是底線”,徹底把德國人逼急了,桌子一掀:要打,奉陪!
德國憤怒的底氣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工業大國德國。
但光有憤怒和被逼到墻角的絕望,并不足以支撐一次公開的決裂。
德國敢于亮劍,是因為它的手里,多了幾件秘密武器。這些堪稱法寶的東西,讓其絲毫不慌。
第一件法寶,中國七年貿易戰的“經驗包”。
過去幾年,全世界都圍觀了一場史詩級的對決:中美貿易戰。
當時多少人覺得,中國的制造業要被關稅大棒打垮了。結果中國非但沒趴下,經濟數據反而持續向好,貿易順差屢創新高。整個過程,等于給德國人現場上了一堂價值連城的生存課。
中國能夠扛過來,不是靠妥協,而是靠“自力更生”。你卡我芯片,我就傾盡舉國之力,從設計到制造,一塊塊硬骨頭往下啃。
這種不把身家性命交到別人手里的決心和行動力,讓德國人看得既震撼又清醒。
反觀自己,引以為傲的奔馳寶馬,越來越智能的汽車大腦里,跳動的依然是“美國芯”。一旦美國翻臉,德國工業的心臟隨時可能停跳。
中國的經歷就像一本詳細的抗壓說明書,告訴德國人:想不被人卡脖子,唯一的路就是把核心技術攥在自己手里。
第二件法寶:高層互訪的“定心丸”牌。
當然,吸取教訓是一回事,找到出路是另一回事。
就在美國關稅威脅最囂張的時候,7月24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專機降落在了北京。
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禮節性訪問。時機太微妙了!表面上是討論中歐關系,談投資協定、氣候變化合作。
但明眼人都清楚,這是在向全世界,尤其是向美國釋放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歐盟,特別是作為歐盟經濟引擎的德國,不是非吊死在美國這一棵樹上不可!
第三件法寶,則是經濟合作的“壓艙石”。
德國總理將率領一支由頂級企業CEO組成的“天團”訪華,目的十分明確。
首要任務是,把更多的中國投資引進來,尤其是在德國略顯乏力的新能源和高科技領域。
隨后,和中國一起,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這些未來的賽道上,開拓新的疆土。
一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個是歐盟的經濟火車頭。當中德這兩臺巨型發動機開始更緊密地協同運轉時,產生的能量足以抵消任何來自美國的制裁和阻攔。
可見這份越來越厚實的經濟合作,才是德國敢于對美國說“不”的倚仗。
德國看明白了
德國這次掀桌子,絕非一時沖動。它是一個清晰的信號,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轉折。過去那種一個“超級大國”說了算,盟友們只需點頭跟從的劇本,已經過時了。
當昔日的“帶頭大哥”不再考慮“兄弟們”的死活,只想著用自己的霸權到處收錢時,隊伍自然會散。
德國的反擊,正是為自己爭取“戰略自主”的關鍵一步。它不想再被動地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為別人的利益買單。
通過與東方的深化合作,它不僅在經濟上找到了新的平衡點,更是在地緣政治上,為自己撬開了一個更廣闊的活動空間。
德國的反制措施已經出手,雖金額不大,但招招都打在美國的“七寸”上,精準打擊了某些關鍵產業和搖擺州的利益,侮辱性極強。
參考資料: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7-22《面對美關稅緊逼,德國轉向強硬》
觀察者網 2025-07-21《特朗普在關稅上步步緊逼,德國態度轉變:如果美國想打仗,他們會得償所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