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唯一一艘維修比服役時間還長的航母,您見過沒?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硬是把“航母”修成了“鋼鐵廢墟”,耗時8年,燒光600億盧布,到頭來連艦員都解散了。
從沉船塢、連環火,到電纜燒沒、鍋爐失修,這條“冷戰遺孤”一步步跌進歷史笑柄。原本是要“重返遠洋”的底牌,如今連甲板都成了洞。
誰干的?怎么干的?錢去哪兒了?這艘曾經的“榮耀艦”,到底是怎么一步步修成了全世界最貴的廢鐵?咱們今天說個透。
從“鋼鐵巨獸”到“躺平標本”,庫茲涅佐夫號8年去哪兒了?
2017年2月,俄羅斯海軍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正式入廠維修,地點在摩爾曼斯克的第35修造船廠,這是它服役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升級。
官方信心滿滿,原計劃2021年就能以“全新面貌”回歸,費用預算定在600億盧布,折合人民幣約54.8億元。
問題出現在開工不久。2018年10月30日,俄羅斯唯一的PD-50浮船塢突然沉沒,正好就是庫艦當時的維修船塢。
這座船塢造于蘇聯,長330米,寬67米,事故直接把庫艦的甲板砸出一個20平方米的大洞。事后廠方輕描淡寫說“微不足道”,但維修工人后來透露,這口“洞”整整7個月都沒能封好。
2019年12月12日早上,庫艦又起火了。火源位于第二動力艙,施工焊接過程引燃油污,火勢持續超過20小時,1人當場身亡,12人吸入毒煙送醫。這次事故后,艦體被燒穿兩層甲板,修復費用暴漲至800億盧布,但國防部依舊咬牙堅持要“救”。
2022年,換了三茬管理班子仍未交付。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突襲檢查修造廠,發現賬目混亂、管理失控,船廠負責人被當場帶走。工程現場隨即停工,“全面升級”成了“暫停施工”。
到2023年年中,庫艦進度仍停留在初步檢查階段,原定交付時間再次推遲至2024年末。至此,本該4年完成的工程,已經拖進第7年,而最諷刺的是——艦體表面油漆還沒補全。
艦沒修好,錢卻花光了。這一切都不是意外,而是從一開始就埋好的定時雷。
除了沉沒和起火,這艘航母究竟還攤上了多少糟心事?
冒煙起火砸甲板,俄羅斯航母成了“維修教材反面例”
要說這艘艦是“全球最倒霉的航母”,真不算夸張。“庫茲涅佐夫”號建于1985年,30多歲年紀不大,卻早早患上“中年病”,出海一趟三件事:冒黑煙、壞鍋爐、甲板滴油。
鍋爐系統是整個航母的“心臟”,偏偏就是它最先出毛病。原設計用于重油燃燒,早年出海時就因為鍋爐密封失效,曾在地中海冒出百米黑煙,成全球笑柄。本輪維修原定徹底更換動力模塊,但沒能完成拆解就陷入癱瘓。
2021年夏天,俄羅斯媒體公開庫艦現場圖。鏡頭下,艦體鋼板脫落,內部設備銹跡斑斑,有的艙室甚至用木板臨時堵洞。艦橋導航設備大部分是上世紀產品,零件停產,拆一臺補一臺。維修工程被迫“就地拼接”,部分設備由烏克蘭時期圖紙“倒推修復”。
再來看火災事故。2019年的大火已經傷筋動骨,2022年12月庫艦再次突發火災。這次事發位置在指揮中心艙段,為軍方高壓保密區,損失評估至今未公開。
據施工人員透露,主電纜線束全部燒毀,意味著核心電力分發系統需重建。按照造價,這一部分單獨修復就接近30億盧布。
火災頻發的背后,是維修人員培訓斷檔。由于多年未系統培訓,新一代技術工人極為短缺。很多電焊工、管道工是“臨時轉崗”,對老式蘇聯艦艇不熟悉,操作失誤頻發。2023年審計顯示,項目僅有12名“合格高級技師”,且平均年齡56歲。
外部環境也雪上加霜。2022年俄烏沖突全面爆發,國家軍費向陸軍與航空傾斜,海軍項目大量砍單。庫艦預算被迫壓縮50%,一線員工工資連續3月延發。整個維修船塢一度陷入“有崗無活、有圖無料”的停滯狀態。
海軍高層也松了口氣,說句實話,修不動了。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多錢,最后花哪去了?艦修不好,人也撤了,這種“無疾而終”的大工程,誰該負責?
錢燒完了艦未成,誰把航母搞成了“笑話樣板”?
2023年8月,俄羅斯國防部突然宣布:庫茲涅佐夫號原艦員已全部解編。整整一個航母編隊,從作戰指揮、飛行管制到艦載機操作,全數調崗或轉訓。與此同時,艦載蘇-33和米格-29K型艦載機也退出飛行計劃,歸入空軍管理。
這意味著,俄羅斯最后一艘航母,已進入“生物停擺”。艦還在港口,艙門卻鎖死,連舷梯都撤了。公開信息顯示,整個艦體目前未通電、無水源、無網絡連接,處于“植物狀態”。
與此同時,維修賬目浮出水面。FSB在2023年5月發布專項通報,指向第35船廠內部存在“重大賬目漏洞”。維修工程原計劃600億盧布,實際支付資金超過800億,卻未形成完整資產清單。大量材料“采購未到”“設備未入庫”“發票遺失”成為審計關鍵詞。
其中最“離譜”的是軍用通信模塊采購案。船廠報銷明細中列有1.2億盧布用于“北極通話裝置”訂購,但賬目缺發票、無合同、無驗收記錄。后續調查發現,設備商早已倒閉,合同落款為2019年2月——正好是火災前一周。
更諷刺的是,有部分維修款項用于“高管獎酬”,內部年報顯示,2019-2022年,船廠8位高管年均獎金超過3600萬盧布。
結果如何?艦修不了,艦員撤了,艦載機擱淺。如今,俄羅斯海軍面臨“無航母可用”窘境,遠洋編隊失去旗艦,僅靠護衛艦支撐戰略展示。
2024年春,庫茲涅佐夫號再次傳出“或將拆解出售廢鋼”消息。曾經“蘇聯榮耀”的象征,如今成了“預算黑洞”的代名詞。
而這場“花錢砸鍋”的悲劇,在東方這邊,看得一清二楚:真正強大的現代化海軍,靠的不是“修補”,是底層工業基礎和體系化管理能力。
參考資料:
俄維修航母的船塢沉入水中.新華網.2018-10-30.
對唯一航母進行搶救 俄欲讓庫茲涅佐夫號脫胎換骨.中國新聞網.2020-12-22.
軍事 | 俄羅斯唯一航母,是去是留?.新民周刊.2025-07-14.
俄航母甲板被砸出20平米大洞 廠方:微不足道.人民網.2018-10-31.
俄媒:俄海軍唯一航母不修了,可能報廢拆解.觀察者.2025-07-11.
講武談兵|俄羅斯會放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嗎?.彭湃新聞.2025-07-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