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信息|報道|輿情|公益|新聞
目前8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在雁翅鎮青白口村,村民們談論的不再僅僅是收入,還有“文明積分”。7月23日,村里的“文明銀行”第二季度積分兌換現場熱鬧非凡。洗潔精、牙膏、洗衣液、洗發水……實用的小禮品被村民用“文明儲蓄”換走,臉上洋溢著笑容。
文明可量化:好行為變成“真存款”
彭月紅的名字被青白口村“文明銀行”負責人白金玲多次宣讀,她笑著分享:“起初是為了積分,現在覺得能為村里做點事特別有意義。打掃房前屋后、參加志愿活動,這些小事不僅讓村里變好,還能得實惠,現在大家都搶著做好事呢!”
青白口村的這一幕,是雁翅鎮創新推行“文明銀行”積分管理制度的一個縮影。為了培育文明鄉風,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雁翅鎮將村民日常的善行義舉“明碼標價”:
環境衛生搞好了?加分!
孝敬老人鄰里夸?加分!
志愿服務搶著干?加分!
紅白事簡辦不攀比?加分!
這些在環境衛生、孝老愛親、志愿服務、移風易俗等方面的優秀表現,都被一一記錄下來,量化為具體的“文明積分”,最終存入村民的專屬“文明賬戶”。實實在在的“行為存積分,積分換物品”模式,讓看不見摸不著的文明風尚,變得可感可及。
從“推著走”到“主動干”:新風尚悄然生根
“文明銀行”運行的背后,是雁翅鎮精心設計的公平透明機制。鎮級統籌制定規則,村級負責人具體執行與公示,接受全體村民監督,這套機制帶來的轉變效果顯著。
01
村民心態變了
像彭月紅一樣,許多村民從最初的“為了積分而參與”,轉變為發自內心地認同“為村里做事有價值”。李大媽用積分兌換到洗潔精后樂得合不攏嘴:“文明還能換實惠,這活動真不錯!”物質的小激勵與行動帶來的榮譽感、參與感相結合,點燃了內在動力。
02
村里風氣新了
過去可能比的是誰家排場大,現在大家比的是誰家門前干凈、誰做的好事多。關愛鄰里的多了,亂扔垃圾的少了;崇尚簡樸的多了,攀比鋪張的少了。全村形成了爭當先進、共創美好的良性氛圍。
03
治理效能強了
僅僅青白口村這一次活動,就有63戶村民參與兌換,發放物品100余份。更大的變化在于,村民不再是鄉村治理的“局外人”和“旁觀者”,而是積極參與的主人翁。他們主動加入環境維護、矛盾調解等公共事務,村干部的角色也更多轉向引導與服務。
正如白金玲所總結的:“通過‘文明銀行’,我們實現了從‘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深刻轉變。”
未來更可期:讓文明之風吹遍每個角
一張積分存折,記錄的是點滴善行;一場兌換活動,點燃的是共建共享的熱情。
雁翅鎮的“文明銀行”,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文明的種子深深植入鄉土,讓和諧的新風在鄉村田野間自然流淌、生根發芽。村民們的樸實話語道出了真諦:“人家存錢,我們存文明!”當善行成為習慣,當參與充滿自豪,鄉村振興的沃土必將滋養出更加豐碩的文明之果。
新聞來源:紅雁先鋒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于我們:本公眾號是本地具有公益屬性的自媒體平臺,以報道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正能量傳播為主導;涵蓋新聞輿情,生活訊息,人文資訊等本地內容推送。感謝您的關注!
合作微信:zhao1056323479t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