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孫立平曾提出一個觀點:
“社會資源的代際傳遞,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完成。”
有人出生在體制內家庭,父母早早鋪好路,畢業直接進體制;
有人出身普通,拼命考名校、卷學歷,卻依然面臨“畢業即失業”;
還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剛成年就接手家族企業,年薪百萬只是起點。
這背后的差距,不是簡單的“努力與否”,而是家庭資源、社會認知和人生路徑的差異。
1、底層的無奈
社會學家項飆在《把自己作為方法》里寫道:
“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像在環形跑道上跑步,你以為跑贏了身邊人就能出去,其實跑道本身就是封閉的。”
簡而言之,就是階層固化。
那些出身普通的家庭,“讀書改變命運” 是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可當賽道上擠滿了同樣努力的人,學歷的溢價越來越低,努力的性價比也在下降。
他們拼盡全力往前沖,卻發現終點線一直在后移。
這不是努力的錯,而是現實給普通家庭設下的隱形天花板。
某教育博主曾在他的視頻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李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農民,靠種地為生。
所以他從小就非常懂事,學習也很努力,考上了一所不錯的211大學。
大學畢業后,小李又考上了研究生,希望通過更高的學歷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當他研究生畢業后,卻發現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很多企業都要求有工作經驗。
小李雖然學歷很高,但缺乏實踐經驗,找工作四處碰壁。
最終,他只能找到一份薪資很低的工作,勉強維持生計。
有句話就說:
“底層人的困境,是因為他們缺乏資源和機會。”
越是出身普通的家庭,越難獲得優質的教育和資源。
最后的結果,就是越努力越焦慮,越努力越迷茫。
2、中產的焦慮
知乎上有個問題:
“為什么很多中層家庭的孩子,更愿意考公、進體制?”
高贊回答說:
“因為他們見過父母在單位里的起伏,知道‘穩定’二字有多金貴。”
朋友老周在教育局當副科長,算是典型的中層。
他兒子高三那年,成績在一本線上下浮動,能報不錯的師范或財經院校。
但填報志愿時,老周力排眾議,讓兒子選了本省的警官學院。
妻子不理解:
“孩子分數夠上211的冷門專業,為啥非要去警校受那份苦?”
老周嘆口氣:
“咱們這種家庭,沒能力給孩子鋪通天大道,但能幫他避開坑。
你看單位里那些沒背景的年輕人,換工作、裁員時最慌;體制內哪怕慢點,但不會突然塌了。”
兒子起初也抵觸,覺得警校的訓練太嚴苛。
但老周每周都帶他去單位,看那些合同工因項目結束而焦慮,看編制內的同事按部就班領工資。
漸漸地,孩子懂了父親的心思。
四年警校下來,兒子順利通過招警考試,分到了轄區派出所。
雖然工資不算高,但五險一金齊全,退休有保障,老周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有次家庭聚會,老周喝了點酒說:
“咱這輩子混到中層,知道啥叫‘不上不下’。往上爬太難,往下掉太怕,所以給孩子選條穩路,至少餓不著、凍不著。”
作家李尚龍也曾說:
“中層家庭的安全感,就像走鋼絲時手里的平衡桿,不求飛多高,只求不摔下來。”
他們見過職場的傾軋,聽過生意的風險,所以更信奉“編制”、“鐵飯碗”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保障。
對他們而言,子女的出路不需要多耀眼,只要能扛住生活的不確定性,就足矣。
就像老周說的:
“風浪來的時候,有個遮風擋雨的屋檐,比啥都強。”
3、富人的傳承
有一句話雖然扎心卻很真實:
“有的人生來就在羅馬,有的人卻一輩子都是牛馬。”
所謂龍生龍,鳳生鳳,不是沒有道理的。
前陣子參加一個商業論壇,聽到某集團董事長聊起兒子:
“他大學學的金融,畢業先去基層輪崗了半年,現在跟著我管供應鏈,年薪?不多,剛夠他自己折騰的。”
這話聽著謙虛,細想卻藏著門道:
基層輪崗是熟悉業務,跟著管供應鏈是接觸核心,所謂年薪夠折騰,早已是普通人幾十年的收入。
這位董事長起家時不過是個小商販,卻早早給兒子規劃了路線。
從小上國際學校練外語,中學時跟著參加商業酒局見世面,大學選金融是為了看懂資本邏輯,就連實習都安排在行業頂尖的公司。
有人說這是“贏在起跑線”,可深究下去,這根本不是起跑線的問題,而是賽道的差異。
普通孩子還在為考個好大學拼命時,富豪家庭的孩子已經在學習如何管理財富;
普通孩子糾結找份好工作時,他們考慮的是如何讓資源增值。
恰如那位董事長自己說的:
“我賺的錢,不是給他揮霍的,是給他當試錯資本的。他失敗十次,只要成一次,就比普通人拼一輩子強。”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說:
“財富的傳承,從來不是錢的轉移,而是資源、眼界和抗風險能力的傳遞。”
富豪家庭的子女,未必都天賦異稟,但他們腳下踩著父輩鋪好的路,手里握著別人沒有的資源。
他們不用為糊口發愁,可以安心做長期主義的事。
這種 “不用慌” 的底氣,本身就是最珍貴的資本。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感到無力:
“難道普通人就沒機會了嗎?”
當然不是。
真正的破局之道,是認清現實,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
如果你沒有家庭資源,就別盲目跟風考公考編。
體制內的競爭早已白熱化,與其死磕,不如看看市場需求大的行業。
如果你學歷一般,就別盲目卷考研。
很多企業更看重實際能力,盡早積累行業經驗,比死磕學歷更劃算。
如果你家庭普通,就要學會借勢。
找對行業、跟對人、抓住風口,比單打獨斗更重要。
人生從來就不是一場公平的比賽,有人生在羅馬,有人一生都在去羅馬的路上。
但無論如何,認清現實,找到自己的優勢賽道,才是普通人逆襲的唯一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