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伏在頭,秋后大熱;中伏在尾,秋后大涼”,今年中伏在哪?
#中伏#
末伏將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初伏來到了尾聲,緊接著中伏就要到來了。中伏,是三伏天的第二伏,屬于三伏天里最熱的時段。我們都知道,一年里三伏天最熱,而三伏天又有初伏、中伏、末伏構成,其中初伏是最熱的開始,此時熱量繼續累積,到了中伏開始爆發,這時候天氣就會愈發炎熱,而到了末伏,炎熱開始逐漸縮減,此時天氣相對就會涼爽。因此,每年的中伏天就成了人們最難熬的時段。
據了解,中伏正處在小暑和大暑之間,民間流傳著“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這些都足以說明,每年的中伏天就是最熱的時段。因此,到了中伏天,大家就需要做好防暑防熱準備了。
此外,對于中伏來說,民間還一直有“中伏在頭,秋后大熱;中伏在尾,秋后大涼”的說法。那么這句話是何意?今年中伏在哪?有何預兆?
中伏在頭,秋后大熱;中伏在尾,秋后大涼”
首先,這里的“頭”和“尾”,指的是農歷月份的月初和月尾。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中伏天出現的不同時間,對于秋后的氣候會產生一定影響。具體如下:
如果中伏天出現在農歷月份的月初,那么立秋后很可能就會出現大熱的情況。而如果中伏天出現在農歷月份的月尾,那么秋后的天氣就可能會相對較為涼爽。
據悉,中伏在頭往往指中伏天來得早,此時末伏也會來得早,這樣高溫高濕天氣就容易延遲到秋后,導致秋后還會悶熱潮濕,甚至出現特別炎熱的情況。而中伏在尾指中伏天來的晚,此時末伏也會來的晚,這樣秋季到來后,暑熱也就會結束了,氣溫也就會變得涼爽。
那么今年的中伏在哪?根據歷法顯示,今年的中伏天出現在公歷7月30日,星期三,農歷的閏六月初六,屬于農歷月份的月頭,而這就意味著今年的秋后大概率會有大熱。
對于這一說法而言,民間還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也都能作為這一觀點的解釋,如“立秋在中伏,熱到三甲后”,其意思是說,如果立秋出現在中伏天期間,那么接下來的日子里就會出現持續炎熱的天氣,而且這種炎熱天會一直持續到秋后第三個甲日。這意味著立秋后,還會熱很長時間。
而今年的立秋恰好在屬于中伏期間,這就意味著秋后會很熱。
此外,民間還有“中伏在頭,六月桑拿”的說法,這句俗語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說中伏在月初,那么閏六月里就會特別熱,人們就像處在桑拿天里一樣,而這也側面說出了,接下來的日子里雨水少,高溫天氣多,對于莊稼生長不利。
總之,中伏天馬上到了,距離立秋也僅剩不足10天,有興趣的朋友就可以根據農諺,來預測秋后的氣候情況了。雖然這種預測缺乏科學性,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可言。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說的關于中伏的預兆了。話說你覺得今年秋后會熱嗎?可以留言、評論,跟大家說說你對此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