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立秋定了,8月7日下午1點51分交節。
老輩人常說“上午立秋把扇丟,下午立秋熱死牛”。今年這時間卡在下午,按農諺說法,秋老虎怕是要冒頭。啥叫秋老虎?
就是立秋后又冒出來的高溫天,熱得人直擦汗。參考內容里提過,晚立秋年份秋老虎概率七成,不是瞎說。2018年也是晚立秋,河南熱到9月上旬,玉米葉子都卷邊。
2017年早立秋,8月中旬就涼颼颼,西瓜都不用冰著吃。今年還碰著“母秋”,農歷閏六月十四是雙日,老話“母秋兇如虎”。母秋咋算?
有說農歷雙日是母秋,公秋涼快母秋熱,農民記這門兒清。
還有“秋包伏”,今年末伏在立秋后,剩11天伏天沒走完。
農諺“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這說法在地里傳了幾輩。熱歸熱,對莊稼有啥影響?水稻灌漿要水,高溫一曬,田埂都裂口子。
蔬菜更金貴,茄子辣椒蔫頭耷腦,菜農得半夜起來澆兩遍水。人也不好過,去年秋老虎那陣兒,村頭診所打點滴的排到路口。不過也有好消息,今年立秋碰上天赦日,黃歷里說是吉利日子。
天赦日咋講?
老輩說這天能消災,村里要擺供祈福,圖個心安。
還有閏六月,節氣往后延,莊稼生長期長點,玉米棒子能更瓷實。
習俗也不少,立秋要“啃秋”,抱個大西瓜啃,天津人說“咬住暑氣”。江浙那邊啃秋防痱子,瓜皮一啃,孩子身上真少長紅疙瘩?
“摸秋”更有意思,小媳婦夜里去瓜地摸,摸南瓜盼生男,摸扁豆想閨女。被摸的人家不惱,說“丟秋”是吉兆,來年收成就旺乎。
貼秋膘最實在,夏天熱得吃不下,立秋稱體重,瘦了就得補。北方人炒小公雞,山東吃豆渣,江南啃龍眼,各有各的講究。老農常說“立秋不到秋,天涼白露后”,這話在理不?
前兒個張大爺蹲樹底下嘮,說他種了三十年地,立秋后還得穿短袖。農諺是老輩人的經驗賬,天氣還得看天臉色,不能全信也不能不聽。今年秋老虎能熱多久?
還得看后續雨水,雨多涼得快,雨少熱得長。想知道秋老虎咋防?點關注不迷路,后續天氣變化及時說。
農諺有局限,具體天氣以預報為準,別光盯著老說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