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兩天,關于特斯拉餐廳的新聞在全網刷屏了。上圖就是第一家特斯拉餐廳,位于洛杉磯圣莫尼卡大道,于2025年7月21日正式開業。
眾所周知,“造車”是特斯拉眾多業務中的一項,而將汽車充電站與餐廳結合起來,確實有些出人意料,給 用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通過對特斯拉餐廳的一些介紹,來分析下特斯拉是如何重新定義“等待時間”的。
02
選址
一個項目要想成功,“選址”是非常重要的。
而特斯拉將第一家餐廳開在了 洛杉磯圣莫尼卡大道7001號(7001 Santa Monica Boulevard),地處西好萊塢與比弗利山莊交界處, 毗鄰歷史悠久的6 6號公路,覆蓋長途與城市通勤雙重需求 。
這里也是明星與高凈值人群的聚集區,餐廳一開業就引起了轟動,都得排隊入場(如下圖)
而且這里還是Shakey's Pizza的舊址,同樣是快餐店,是不是有點致敬的意味呢。
特斯拉這種既保留城市印記,又注入科技未來感的做法,更讓人趨之若鶩。
03
建筑設計
一個好的建筑,不僅能吸引人,還能留住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特斯拉餐廳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顏值,首家特斯拉餐廳就像一艘蓄勢待發 的“飛碟”。其建筑靈感是融合了1950年代美式Drive-in文化(汽車餐廳)與動漫《杰森一家》的科幻風格,致敬經典的同時也預言了未來。(如下圖)
整個建筑通體采用銀(灰)色金屬曲面,外墻還嵌入特斯拉太陽能玻璃,白天可發電、夜間可發光。(如下圖)
屋頂2000㎡的光伏板加上地下Megapack儲能系統,可以實現餐廳89%的能源自給,即使停電,也可獨立運行72小時。
其次是功能布局,雖然整個餐廳建筑面積只有9300平方英尺?(約855平方米),但卻讓顧客印象深刻。我將平面圖做了染色處理,便于大家理解。
一層平面上,大家可以看到備餐和出餐區域(黃色)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而剩下的面積是用餐區域(藍色)。
因為考慮到有些司機不喜歡堂食,所以一層設置的4個衛生間,其中2個是對外的。剩下一個是內部員工使用,另一個是堂食顧客使用。
而樓梯也分室外直接上二樓和1樓到2樓,雖然我覺得有些冗余,但也沒什么不好。另外餐廳還配備了電梯到達二樓的露天區。
而從二層平面來看,除了出餐、豎向交通和衛生間等功能之外,大部分區域都是露天就餐區。(如下圖)
為什么要這么設計呢?
因為美國有濃厚的汽車影院文化,而這么大的露臺配上這超大的屏幕,能把顧客留的更久一些吧。
不管是在露臺上觀影,還是在汽車里看大屏幕,我想這種體驗也算特別吧。
除了2樓露臺之外,3樓頂部也有一小片圓形的露臺。這更像是一個瞭望臺,可以俯瞰整個餐廳。(如上圖)
特斯拉餐廳,其實是結合了充電站和餐廳兩種功能。所以從總平面來看,2/3的占地面積都是用來停車充電的。(如上圖)
這里總共設有80個V4超級充電樁,峰值功率250kW,5分鐘補能160公里。
在這里,司機是可以不用下車,就能使用車載屏幕掃碼點單,然后再從開放式廚房取餐走人的。
04
Optimus機器人
在特斯拉餐廳里還有一個創新點:利用Optimus人形機器人提供服務,這也是特斯拉機器人技術的首次商業落地。
機器人能完成煎制牛肉、調制飲品等工作。
機器人還能完成點餐、送餐等任務,送餐偏差不超過5厘米。
機器人更能和你揮手致意,親切互動。
而墻面展示的Optimus原型機,更是將技術演進轉化為空間故事,所以馬斯克才會說:“這里是Optimus的最佳測試場。”
雖然特斯拉餐廳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但是據打過卡的博主們反饋,這里的餐食是真貴,真難吃!
但據媒體報道,特斯拉餐廳開業當天6小時的營業額就高達4.7萬美元。為了進入這個網紅打卡地,有人甚至排隊13小時。
05
等待經濟
在傳統的充電站,用戶往往無所事事,被迫等待。
而特斯拉通過提供餐飲、觀影等服務, 將無價值的被動等待傳化成了消費場景 。更是將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間,從28分鐘延長至62分鐘, 單店日均周轉效率提升了40% 。
當傳統加油站還在計量燃油銷量時,特斯拉已讓“每一分鐘的等待”都明碼標價為“未來體驗”。
所以特斯拉餐廳的 本質是:披著餐廳外衣的未來生活體驗中心 ,旨在構建“人-車-能源-娛樂”四位一體的生態。
隨著洛杉磯首店的成功, 特斯拉計劃五年內完成全球部署200個站點,并探索“充電樂園+過山車”等衍生場景 。
而 上海超級工廠旁預留的3000㎡地塊,預計將在2026年開業 ,沒機會去洛杉磯打卡的朋友到時候 可以來上海哦。
06
結束語
特斯拉餐廳(Tesla Diner)的誕生,不僅是埃隆·馬斯克商業版圖的又一次跨界擴張,更是對傳統“等待經濟”的徹底重構。
通過整合充電樁、餐飲服務、機器人技術與娛樂場景,特斯拉將用戶被迫等待的“無效時間”轉化為高價值的消費體驗,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
當傳統車企還在提升充電速度時,特斯拉已開始經營用戶的“時間續航能力”。
充電樁將成為生活服務的超級入口,而每一次停留都是品牌生態的深度滲透。正如馬斯克所言:“這只是一個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