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鈺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澗田湖公園內,環湖步道蜿蜒,微風吹皺湖面。公園不遠處,澗田村村史館內的展陳即將布置完成。談起澗田村歷史,村黨支部書記王堅如數家珍,“澗田村原來叫‘炭田’,在福建現存最早地方志《三山志》里就有記載,這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的出生地和祖地……”
“沒有十九先生,我們都不知道澗田村有這么悠久的歷史。”王堅說。
王堅口中的“十九先生”是今年38歲的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吳恒之。2013年,吳恒之辭去外省工作回到福州,從事鄉土文化研究,并于2016年開始,將晉安區作為調查研究的重點區域。
選擇晉安區作為研究區域,并非易事。吳恒之介紹,今晉安區成立前行政區劃調整較頻繁,檔案資料散佚嚴重。此外,晉安轄區面積比15個福州市鼓樓區還大,其中山區、平原等不同區域形成多元地域文化,從事田野調查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年輕學者要有挑戰的決心?!备匾氖?,吳恒之希望打破外界對晉安區的“刻板印象”,“早些年,大家都覺得晉安區是‘文化荒漠’,缺乏歷史文化的載體。其實,晉安區保有從新石器時期到近代的重要史跡,具有很強的歷史連續性和完整性。”
2018年,吳恒之組建團隊,開始對晉安區進行地毯式普查?!拔覀兂Uf自己是‘土人’而不是文人?!眳呛阒f,團隊成員常常要握著柴刀,穿過雜草叢生的土路,尋訪鄉間古跡與史料,“古代志書和典籍也可能有誤,要得出結論,必須實地調查研究?!?/p>
在澗田村拆遷過程中,吳恒之和團隊來到這里。“這時候,村民們的鄉愁是最濃的?!贝謇锢先藗兎e極提供族譜、老照片、村志等歷史資料與線索。王堅說,現在村里打造村史館,就是要讓所有新老澗田人了解村里的歷史和文化,把澗田村的淳樸鄉風代代傳承下去。
在吳恒之看來,從事鄉土文化研究,要建立村民與文物、歷史的情感紐帶?!拔覀兇迕裨诖逵騼壬筋^發現了一處遺址,能否查一下來歷?”“老師,這個是什么?在工地發現的?!睗u漸地,吳恒之和團隊成員成了村民們隨時能聯系到的文史專家。吳恒之說,這種歷史的生活貼近性,是村民們傳承歷史的內生動力。
鄉土文化浸潤人心,也以其獨特的在地文化魅力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晉安區壽山鄉嶺頭村,一家餐館的老板鄭勇正忙著招呼客人?!稗r家菜賣得不錯,到了節假日,店里還要等位呢!”2023年,位于嶺頭村的嶺頭集鎮改造提升完成后,當地人氣足,鄭勇順勢開了一家餐館,生意紅火。
嶺頭村是古代福州通往中原的小北嶺古驛道的重要節點。2021年,嶺頭集鎮環境整治工程項目開始規劃。吳恒之帶團隊深入挖掘當地古驛道文化的歷史脈絡與淵源,繪制展示古驛道路線,整理出200多篇有關的詩詞、文記、楹聯融入步道、公園等景觀裝飾,讓文化賦能鄉村旅游產業?!盎A設施完善,文化味足,游客多了,不少村民開起了餐館和民宿。”壽山鄉黨委宣傳干事薛強說。
目前,吳恒之所在團隊擁有56名研究員,已走遍晉安區近600個自然村,幫助近50個村落銜接紅色文化與革命人物事跡,并將村落歷史整理形成相關書稿?!叭绻總€村、每個鄉鎮、每個區縣都實現文化自信,那就形成了一個城市的文化自信。”吳恒之說,“我會和村民們一起講好閩都故事?!?/p>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7日 05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