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十四年十二月,剛當上皇帝七個月的唐德宗,還沒到改年號的時間,就立了長子李誦為太子。
大唐,太子是最高危的職業,李建成李承乾李弘李瑛等等,各種被殺被廢。強如李隆基當太子時候也被姑姑太平打擊。
李誦當上太子后很謹慎,不隨便發展政治關系,仁厚好學,一副乖乖子形象。
對兒子的表現,猜忌心很重的唐德宗很滿意,可見李誦做的很到位。
但唐德宗激進的政策,并沒有給兒子安穩的生活,藩鎮戰爭、涇源造反,唐德宗帶著兒子各種逃跑,患難見真情,從奉天到梁州,李誦一直陪在老爸身邊,這更增加了父子感情。
經過各種混亂后,唐德宗也是亂后思定,可你想安定,總有人不想讓你安定。
外部斗爭暫停,內部開始。
當年,唐德宗逃出長安,進入駱谷,也是運氣差,遇到大雨,道路濘泥濕滑,吃喝全無,前行無路,很多禁軍侍衛都逃跑了。
東川節度使李叔明的兒子李昇與郭子儀兒子郭曙等六個充滿愛國情懷的有為青年擔心皇帝被害,達成同盟,共同保衛唐德宗。
看著這些年輕有為忠于自己的熱血青年,唐德宗仿佛回到了他的青春,青春是回不去了,可回到長安后讓這幾個年輕人掌管禁軍,保護自己。
日子就這么過著,挺好。
貞元三年六月,張延賞狀告密告李昇私自出入郜國公主府邸。
郜國公主是唐肅宗李亨的女兒。
李昇和郜國公主有私情在大唐都不是事兒。
大唐兩大傳統:充滿危機的太子,到處留情的公主。
公主不找情人才讓人奇怪。
唐德宗納悶地方在于郜國公主比李昇大很多,以李昇的身份和地位基本不存在被郜國公主包養可能。
郜國公主還有個特殊身份——太子李誦丈母娘。
唐德宗找來李泌:郜國公主比李晟大很多,有人說李晟經常去找她,這事兒不是偷情,肯定有其它原因,你去調查調查(郜國已老,昇年少,何為如是!殆必有故,卿宜察之)。
李泌,四朝名臣,經歷了安史之亂,當年唐肅宗唐代宗兩朝的各種風浪都看在眼里,凡事兒一眼透。
李泌:這肯定是有人要動搖太子地位,是誰給陛下告的密?(此必有欲動搖東宮者。誰為陛下言之?)
因為是密告,唐德宗也是個信守承諾的人:不能說,你幫我打聽就行。(卿勿問,第為朕察之)
李泌:肯定是張延賞。
唐德宗驚奇:你怎么知道?
李泌就把張延賞與李昇老爸李叔明有矛盾的黑歷史告訴了唐德宗,并且說道李昇管禁軍,張延賞沒機會報復他,郜國公主是太子丈母娘,他只能通過倆人特殊地位打擊李昇。
唐德宗聽到李泌分析與太子無關,開心的當場笑出了聲:是這樣。
天意搞笑,還沒搞清楚張延賞純粹為了搞李昇還是搞太子,七月,這貨掛了。
八月,斗爭繼續進行。
大唐皇帝們都害怕兩件事,一是太子權勢太盛,二是太子詛咒自己。
大唐的公主們都有囂張的個性,郜國公主也不例外,被告了一狀還不知收斂,不但繼續和李昇等多個情人公然幽會,還大搖大擺出入太子宮。
你有多個情人,不和太子女婿走親戚,不叫事兒,畢竟大唐是個特別開放的王朝;你生活檢點,只和太子女婿走親戚,也不叫事兒,畢竟丈母娘也是娘。
最大問題在于,一邊有多個情人,一邊和太子走親戚,就是問題。
有人去唐德宗那里告狀:郜國公主生活淫亂,并通過這種方式幫太子結交外臣。關鍵還一起禱告,希望皇帝您早點兒掛掉,太子登基。
唐德宗大怒,把郜國公主囚禁。嚴厲斥責太子李誦。
辯解是最無助的解釋方式,太爺爺李亨的身影映入李誦眼簾,當年皇甫惟明韋堅案,他被李林甫等人誣陷,方法只有一個切割——和太子妃離婚。
李誦為證清白也提出離婚。
但唐德宗已經有了廢除太子念頭,不過太子也是有當太子的命,這次唐德宗還是找來李泌商量。
唐德宗表示想立侄子舒王李誼為太子。
李泌大呼不可,并從兩個個方面勸說唐德宗。
第一大唐廢儲后,各皇子都開始奪嫡之爭,有爭斗就會混亂;第二太子李誦沒有結交外臣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沒必要猜疑。
唐德宗本身對李誦感情就很深,被李泌這么一勸,也放棄了廢除太子的想法,只是把郜國公主的情人們治罪。
自此之后,唐德宗倒是開始培養太子李誦的政治勢力,直到唐德宗去世不再有人敢于挑戰太子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